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逃荒路上,我的玉佩能囤粮 > 第七章 再见

第七章 再见

    李阿公微微侧身,露出一半沟壑交错的脸,“不愿意也得走,蛮子占领京师,等他们料理完大内的汉人,接着就是城里,再来就是我们拨云镇了!
    异族是怎么对待汉人的镇里人不是不清楚!我去了!你在家收拾东西!”
    李阿婆泪眼婆娑,“蛮子怎么会打到京师来”
    实则是拨云镇消息太过封闭,蛮子自然没有本事越过中原腹地打通京师,如今的京师,资源早被瓜分得一干二净,裴氏一族的地盘,路过都嫌脚脏。
    是京师镶东的瓜州,州主祁天胜从东面接应了大批蛮子,这才打了进来,商量着京师一分为二,瓜州版图扩大,这群蛮子也多了块烧杀抢掠的地儿。
    余知了还没有反应过来,李阿婆已经起身回房了。
    她突然就想起山里遇见那个怪人,蛮子好猎,来了拨云镇一定会上山,他会有事儿吗?
    李阿婆将家里田契全部翻找出来,封进一块油布里,又将油布封进她不常穿的内衫里侧。
    “知了,你来!”
    余知了走了过去,只见李阿婆床上摆满了散碎银子,十两的银锭子也有两个!她拿起一串铜钱,又包了得有七八两重的散银给她揣上。
    余知了顿如雷轰,“阿婆你不要我了”爹娘想必都到半路了,李家不要她,她还能去哪
    李阿婆摸摸她脑袋上的发髻,“你这孩子说什么胡话呢?这钱啊,不能放在一个人身上,咱家四口人,每人身上都得揣着点。
    家里一共三十六两银子,你揣八两,自己在身上找地方藏好喽!等你阿公回家来,咱就出发!”
    余知了这才松了口气,连忙接过银子,手里沉甸甸的,她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银子,“阿婆,咱去南边还是北边?”
    李阿婆面容平和,“大抵是去北边吧,近些。庆王昏庸,但好歹是前朝皇室,身边不少能人异士,云归州有他护着,能讨生活!我和你阿公一把年纪了,经不住折腾。能平安护着你们俩个孩子到地儿,就算上天保佑了”
    “阿婆不许胡说。”余知了红了眼眶。
    李阿婆笑笑,“好,阿婆不胡说!”
    以李家财力,换在以前太平盛世,当个地主乡绅绰绰有余。可惜正逢乱世,全家上下五十两银子都没有,李家尚且这样,寻常老百姓人家就更不用说了。
    余知了陪着李阿婆收拾了一天家当。
    家中余粮不超五石,一石粮食是一百五十市斤,家里粗细粮一道称下来,得有六百来斤。
    多是高粱米、粳米、苞米、粗面一类。大米不过二十来斤,白面三十多斤,糯米只有三斤半。
    什么花生山枣山核桃一类零零碎碎加起来七八斤,李阿婆全部打包上了。
    当天夜里,李阿婆就熬了大夜,将能做的粮食全部做了。
    余知了跟着帮忙,罕见的是,李天虫也守在灶边,看着两口大锅的火势,帮忙搬搬重物。
    “阿婆,这些咱怎么运走啊?”
    李阿婆笑笑,“家里有驴有牛,你阿公知道想办法套车,放心。”
    李阿婆各类粗面二十斤混了两斤白面,加盐、磨碎的香料粉炒干装进了密封罐子里,“没见过吧?回头路上烧锅热水一调开就能吃,味儿还不错。”
    烤干的馕饼李阿婆都做了一大摞,比余知了的手掌还厚实,比李天虫的脸都大。
    粗馍、炒米、炒面、干馕家里干粮多了一堆,粮食下去了快一百斤。
    家里柴火烧了一夜,那堆干粮比余知了都高。
    “天虫,去后院挖个坑,把不能带走的都埋起来,省得回头让蛮子糟蹋了!知了,你快去歇歇,阿婆出去找阿公,看看外头的情况。”
    余知了点点头,回了屋子,熬了一夜脑子却异常清醒。她翻来覆去,最后还是悄悄起身。
    后院的李天虫还在哼哧挖着坑,一身蛮力,一铁锹下去,能刨出比她脑袋还大的土块来!
    余知了去了灶房,身上拿了三个馕饼,又装了五个馍,想了想又各自放了两个回去,藏在包袱里悄悄出门去了。
    上回来,她就记住了路,她别得不强,脑子记东西出乎意料的好使。
    还是那条溪边。
    许是老天都察觉了什么,不肯放太阳出来。林子里一下黑了起来,余知了有些后怕,更多的是后悔,她抿抿唇,“你你还在吗?”
    周围寂寥无声。
    余知了抱紧包袱,“喂!有人吗?”
    没人回应,余知了悄悄松了口气,总归过了良心上那一关,这就够了。
    她悄悄吐气,转身就撞入一双黑得惊人的眸子里。
    “啊!”余知了吓得轻叫一声,后退几步,“你你你别过来!”
    面前一头乱发,衣不蔽体的人不是上回的怪人又是谁?
    他就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余知了大着胆子打量他,他身上的伤痕,又多了。脸上都是血迹,就这么直勾勾看着余知了。
    “你你的家在深山里吗?为什么老在林子外缘碰着你?”
    怪小孩没有反应,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