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出国。
不止是他,成果公开后,实验室所有人都被重点照顾。
保证技术不被泄露。
哪怕是国内,也只做有限分享。
因此,被世界学术圈预测为诺奖级别的成果,遮着一层神秘面纱。
6月中旬,转义框架终于完成!
正好2个月,压哨。
经过王霁review,代码非常健壮,在九章5号上实验大获成功!
6月底,又是一篇《science》论文发表——
《ai通用算法与量子计算的兼容》
论文大致描述了框架原理,也隐去了关键细节,以免被人抢注专利。
结合前一篇论文,九章实验室向世界传递出一个信息:用九章5号解决ai通用训练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有许多人立刻嗅出异样气息。
量子云的气息!
ai训练、通用编程什么的,与量子计算都隔着一条宽宽的河。
这条河就是传统编程范式,与量子计算编程范式的鸿沟。
转义框架的出现,意味着ai训练到量子计算的桥梁造好了!
量子云成为可能!
媒体人再一次躁动。
结合之前腾云造访九章实验室的事,立刻有人扒出极其重要的信息——
两篇论文的署名。
第一作者都是zhaokai。
第二作者都是wangji。
王霁并不想要这个虚名,但赵楷出于治学精神,还是把他列进去。
第一篇文章出来时,影响力主要在学术界,媒体没人去翻,所以并不在意。
但第二篇文章一出,大家关联到量子云,这个作者名藏不住了。
网络上登时议论纷纷,有人还贴出赵楷在科学院的演讲摘录:
“其实,学术成果的最大贡献者不是我,也不是实验室的人……”
“而是来自企业的一位天才,是我们江大计算机学院校友……”
虽然没直说名字,却再明显不过。
这一发现,立刻震动了it圈!
大家越来越重视,消息越扒越多。
有人向腾云内部打探,爆料出几条新消息——
第一,腾云已经在筹建量子机房。
第二,腾云跟九章5号达成商业租用协议,并得到国家首肯。
第三,腾云量子云运营站点已经在建设,提前收到了大量订单。
请收藏本站:.77a84174c.my。手机版:m.77a84174c.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