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梦界沉浮 > 第二章 暗涌

第二章 暗涌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我们能够精准解析梦境内容,并识别出其中可能对短睡眠者造成精神或生理损害的片段,予以屏蔽或重构,从而维持梦境的稳定性。”
    刘一凡语调平稳,语句如同一份已经无数次打磨过的产品简报。他稍作停顿,目光落在金友享脸上:
    “简而言之——让梦境,彻底失去伤人的能力。”
    金友享没有立刻回应,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节奏能压住心中翻涌的焦虑。
    他当然想知道这个产品是否真的有效,毕竟他女儿的情况,已经恶化到不容再耽搁半步的地步。
    科学界至今未能揭开“短睡眠者”现象的真正成因。
    现有研究表明,这种特殊的睡眠模式既不由遗传决定,也未在已知的人类基因组中发现任何稳定的关联标记。
    换言之——它既非天赋,也非疾病,而是一种无规律、跨越人群的突变现象。
    有些人自出生起就不需要长时间休息;而另一些人,则在某个阶段后天“转化”,忽然开始只需极少的睡眠时间,依旧维持正常功能。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进化的馈赠。但很快,人们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
    在高速运转的社会结构中,短睡眠者被视为天生的“高效劳动力”——他们的三个小时休息时间被无限压缩,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凑,精神压力也逐步升高。
    资本的挤压、个人野心的驱使,使许多短睡眠者沦为无休止运转的工具,仿佛不眠不休的机器。
    随着时间推移,部分短睡眠者开始出现一系列不可逆的身心退化:焦虑失调、记忆断片、感知紊乱……这些最开始被归咎于过劳或精神障碍。
    直到出现第一批梦境“创伤”案例,人们才意识到问题的本质。
    起初,这些现象只是些令人疑惑的小插曲:有人梦中摔倒,醒来时腿上赫然青紫;有人梦里被划伤,现实中皮肤亦留下相同创口。
    这些先是被归因于梦游、自残,或未被注意到的现实伤害。
    但案例逐渐增多,且伤害模式近乎一致。更令人警惕的是,这些人对自己的梦境毫无记忆,仿佛他们不是做梦,而是经历了某种“被遗忘的现实”。
    真正引发危机的,是第一批死亡案例。
    在无任何外力介入的前提下,一些短睡眠者被发现死于房间之中,死因却是无法用现实解释的创伤。
    监控画面显示,他们在空无一人的空间中,像是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摧毁。
    科学界的解释一度陷入停滞,直到通梦仪的出现,才终于打开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那道门。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金友享语气沉重,眼角有一丝难掩的疲惫。
    “顶级的心理医生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单靠这样一个设备……真的能有效吗?”
    “请您放心,”刘一凡平稳地回答,“我们的设备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生理负担。而且,它并不需要长期依赖,只要使用几次,梦境状态恢复稳定后,系统会自动发出结束提示。”
    他点了下桌面,屏幕上浮现出一个全息界面,其中一栏是设备状态栏。
    “当核心算法判定梦境已达安全区间,设备将出现绿色信号,并伴随短振提示,表示可暂停使用。
    系统还会建议用户继续观察两至三晚,以确保梦境维稳。”
    金友享沉默了一下,低头看向自己微微隆起的腹部,像是在思索,又像是在压抑什么。
    他的女儿金浅浅,如今正饱受这种莫名其妙的梦境折磨。
    起初,她在手臂上发现几道细小划痕,却完全想不起是何时受的伤。短短十天,伤痕便蔓延至大腿,甚至开始伴有阵阵刺痛。
    疼痛来得毫无征兆,又极度真实,仿佛是从梦境中延续下来的东西。
    金友享和女儿原本都是典型的长睡眠者。
    直到一年前,金浅浅突然变得只需要三个小时就能醒来,精神状态反倒比以前更好。当时他们并没有把这当回事,一度以为是身体变强的表现。
    可半月前的一道消息打破了这一切。
    她男友在一次跨国航班中失事遇难,从那天起,金浅浅的梦境开始出现剧烈波动。
    她经常在半夜惊醒,神色惊惶,却又说不清自己梦见了什么。
    只是身体上的伤口,一道接一道,如同有某种看不见的东西,正从梦境的深处追逐着她,将她一寸一寸地逼入绝境。
    任务派发:编号2025
    目标:金浅浅
    状态:待介入干预
    派发人:刘一凡
    消息在孟杳然工位的半透明界面上悄然弹出,任务编号在右上角闪烁着浅绿色光点,系统紧跟着收到金浅浅的个人信息。
    孟杳然是刘一凡的下属,也是南柯科技公司的一员。先前提到专为短睡眠人群服务的产品通梦仪,便是这家公司的主推产品。
    在确认完接收案子之后,她便沿着通道朝外走去,前排的同事正好转身,一边走一边朝她挥了挥手:“孟,一起去开会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