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姑父认识多少一二品大员,却偏偏给自己介绍一个四品小官的儿子,何况,上头还有嫂子,这将来也不能是自己管家啊。她心中暗暗鄙夷,面上却不敢表现得太过明显。
元春故意露出犹豫的神色,轻叹道:“老太太惦记,姑父慈爱,孙女儿感激不尽。只是……如此一个男子,这般大了还没订亲,只怕是有些缘故吧?”
贾母微微皱眉,解释道:“你姑父不是说了嘛,一来,他本来订亲的女子,因病去世了;二来,他母亲三年前病故,他守孝三年,可不就耽搁了。”
元春听了,心中更是不乐意。她垂下眼帘,声音低沉道:“孙女儿想着,这辈子是个福薄的,老太太费心送进宫去,却没能有个好结果。看来对方命格过硬,孙女儿只怕是压不住,只怕会冲撞了人家。”
贾母见元春这般不乐意,心中自然不高兴。她好不容易开口求了林如海,没想到这丫头竟然这般不知好歹,枉费了自己一番心意。
“何况,老太太,前两日我回舅母那边,舅母已经在帮着挑选了,就不劳老太太费心了。”元春见贾母脸色不好,干脆直接搬出了王子腾夫人来。
贾母眼神凌厉地看着元春,心中虽然恼火,却也不好再说什么。王子腾如今正受皇上重用,元春既然提到王子腾夫人,她也不便再强求。
“行吧,既然你舅母出手,想来能挑到好人家。”贾母挥手让元春下去了。
贾母正准备打发人去跟林如海那头说一声,哪知道王熙凤带着平儿来了。
“老太太这是怎么了,脸色不大好呢?可是哪儿不舒服了?”王熙凤一进门就察觉到贾母的不悦,赶紧上前关切地问。
贾母便把林如海给元春挑选的人家,以及元春看不上眼的始末,都说了一遍:“……哪知你大妹妹看不上,没法子,只能我派人去给姑爷道声恼。”
王熙凤眼珠子一转,顿时灵机一动。
她赶紧开口道:“老太太,孙媳妇倒是有个想法,您瞧着那李家公子,家世清贵,品行又好,二妹妹迎春……虽说二妹妹小了点,又是庶出,但到底也是国公府的姑娘,且正经论起来,咱们老爷才是承袭爵位的,所以这么一算,只怕也能配得上?”
贾母呆了呆,她倒是从未想过将迎春嫁给李家公子。
王熙凤见贾母没有反对,便继续说下去:“老太太也知道,咱们老爷和太太的性子,对二妹妹的亲事一直不上心。与其让他们随意指一门亲事,倒不如趁此机会拜托林姑父。就算这一家不成,二妹妹的婚事,也还是拜托林姑父更妥当,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王熙凤又补充道:“老太太,不如,我回去跟二爷说一声,让他亲自上姑父那边去问问。成不成的都看姑父的意思,二爷亲自走一趟,也是咱们的一片心诚。”
王熙凤心里乐开了花,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要是能接住最好了,就算接不住,也得在林姑父那儿表现表现,让林如海知道,她们夫妇才是真正疼爱兄弟姐妹的。
贾母听了,觉得这门亲事要是能留住最好,毕竟李家底子干净,李公子也确有才华。留不住,也不是她去开口了,索性就交给王熙凤去办。
王熙凤得了贾母的吩咐,赶紧回去向贾琏说了一番。贾琏听了,也觉得是个不错的机会,便抽了时间,亲自去了林家。
贾琏来到林府,斟酌着将大妹妹不大乐意的事儿说了,又提到二妹妹年纪也算合适。林如海听闻后,沉吟片刻。
其实,李骏如前些年不能升官,跟曾经得罪了太上皇时候的老臣有关系。如今新皇要重用人才,李骏如升官只怕也不久远了。
而李茗,不只书读的好,人品也是一等一的。
说来也巧,李家二郎李茗,正好要来参加今年春闱,如今已经进京,住在外祖母家中。
林如海想着,倒是可以问问茗儿的意思。虽然迎春比李茗小了差不多四岁,但迎春性子沉静,不爱争抢,说不定,正是良配。
李茗这几日正在林如海府上请教文章,他见林如海不仅仅悉心指导自己的文章,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也十分上心,心中十分感动。
尤其是在林如海引荐下,他先认识了贾琏。他见贾琏容貌气度都不差,言谈举止也颇为得体,心中想来,他那位胞妹迎春,也该不差。
“内人还说,贤弟这般读书人,我们家两位老爷最是喜欢的。若是可以,可否请贤弟到咱们家坐坐,喝杯茶,也好认识认识?”贾琏这话,是王熙凤提出来的,为的是让李茗和迎春能远远见上一面。
王熙凤笃定,二妹妹迎春那头绝不会有意见,而李家这哥儿,只怕见了迎春,也会乐意。
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真真是靠缘分的。
就在皇后娘娘的赏花宴前,李家和迎春的亲事反倒是约定下来,只等着李茗春闱之后,李家便上门提亲。
贾赦平日里压根儿不关注女儿的婚事,如今听闻迎春竟然能嫁给一个读书人家,还是个举人,心中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