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民国:不做土匪的流氓不是好军阀 > 第229章 花瘸子的心思

第229章 花瘸子的心思

    探路的田老大他们回来了,说确实没有埋伏,寨子也只剩下了残垣断壁。
    “走,看看去!”王大龙没亲眼看到不死心。
    一行人上了山。
    火已经灭了,焦黑一片。
    王大龙不想自己的眼泪被人看到,一个人跨过寨门倒落的几根漆黑木柱,继续往里走。
    他迷茫了。
    自己这是什么命呢?
    从二龙山被赶到了摩天岭,刚刚打下一点儿根基,又成了这副样子。
    这到底是谁干的?!
    王大龙恨得咬牙切齿。
    王二龙过来了,轻声安慰:“哥,没事儿,人还在呢!”
    王大龙缓缓摇头:“走吧!”
    “去哪儿?”
    王大龙没说话,因为他也不知道。
    大队人马垂头丧气往山下走,士气低迷,有个小子憋不住了,走远了几步,来到林子边撒尿。
    哗——
    尿到一半,抬头就看到了树上插着一把匕首,还有上面的一行字。
    他连忙提上了裤子,慌慌张张跑了回去,喊道:“有字,那边有字!”
    王二龙问写的是什么,这小子摇头说不认识。
    王大龙和驼龙快步往那边走,在一棵白桦树上看到了那把匕首,还有五个大字。
    “谁识字?”他厉声喊了起来。
    一个中年汉子挤了过来,说我认识一些。
    “快快快,过来看看写的是什么?”
    汉子仔细辨认,说:“长春……鹤顶红!”
    几个人都愣了,匪众们也都听到了,嗡——的一声,交头接耳起来。
    驼龙问:“是她?为什么呀?”
    是呀,为什么呢?
    王二龙脑子飞转,踩着落叶残雪缓缓踱着步,猛地一个念头冒了出来,扭头看向了不远处的这些兄弟,厉声道:“花瘸子?你过来!”
    王二龙没读过书,可脑子并不慢,最近他们就干了两票活。
    一个是罗圈沟的张大户,这是今天的事情,不可能这么快出问题!再说了,张大户就是个土财主,怎么可能认识大名鼎鼎的鹤顶红!
    另一票,就是五天前去春河县柳林乡。
    如果鹤顶红和郝家有关系,那么就对上了,时间也刚好来得及。
    花瘸子的绺子刚被收编不久,去攻打郝家大院就是他的主意,这小子没安好心!
    听说出事以后,花瘸子其实一直在找机会跑,可他和手下是新入伙的,始终有几个小子奉命跟在身边,这也是惯例,想搞什么小动作不容易。
    本以为王家兄弟猜不出来,只要今天糊弄过去,下山后总会有机会跑掉。
    万万没想到,鹤顶红竟然会留下了字,二当家竟然这么快就会想到是自己的问题。
    他犹犹豫豫刚迈步,腰上的枪就被监视他的小子抽了出去,只好故作镇静,一瘸一拐往前走。
    花瘸子本名叫刘大,之所以有这么个绰号,是因为跛脚儿。
    那年他才19岁,夜里爬进了屯西头的刘寡妇家。
    花瘸子得叫刘寡妇一声堂嫂,他惦记这位寡嫂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刘寡妇今年三十有五,两年前,丈夫耕地时被一头野猪拱死了,
    万万没想到,刘寡妇家里竟然藏了人,堂兄堂弟五个人,都在家里等着他呢!
    花瘸子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那天中午不该和刘老懒喝那么多酒,不该下午在河边遇到洗衣服的刘寡妇,不该让她晚上给自己留门,更不该鬼迷心窍真就去了。
    刘家兄弟和他还没出五服,可打人的时候毫不留情,硬生生用镐把打折了他一条右腿。
    因为大夫手艺差了点儿,接好以后他也不消停,再后来就跛了脚儿。
    都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做土匪的山头方圆几十里都不会骚扰,可花瘸子做了土匪以后,竟然带人回了刘屯儿,刘家兄弟一个没留都点了天灯。
    堂嫂刘寡妇他也没放过,搂着睡了三天,嚯嚯个半死才带人离开。
    据说当天夜里,刘寡妇就跳了村头水井,他也不知真假,再也没回去过。
    见王二龙喊自己,腰上的枪又被下了,花瘸子知道事情要漏,可没办法,只好点着脚磨磨唧唧往前走,脑子飞快转着。
    他和鹤顶红仇深似海,只是鹤顶红自己并不觉得罢了!
    这也正常,毕竟他花瘸子在人家眼睛里,连只蚂蚁都赶不上。
    起因其实很简单,他绺子接近30个人,却只有七杆枪,还都是老套筒。
    所谓老套筒,指的是德国1888式委员会式步枪,原因是枪上有个古怪的薄钢制枪管套筒,呈现内外双管式。
    这个套筒的作用,是保护枪管并防止烫伤枪手,同时固定了刺刀套环和准星,但这么一来,也增加了双管间进水锈蚀的风险。
    事实上,由于中国汉阳兵工厂没有精钢,材料匮乏,未能仿造枪管套筒,所以‘汉阳造’一开始投产便没有套筒。
    老套筒虽说老,可却是名副其实的洋货,只是因为年头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