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民国:不做土匪的流氓不是好军阀 > 第534章 这仗,终于打完了

第534章 这仗,终于打完了

    唐枭?
    张作霖默念着这个名字。
    兴城火车站这步棋,也是临时起意,所以才让俞恩桂跟着回了吉林。
    否则一个小小的守备旅,不值得派恩桂跑一趟!
    没想到,这姓唐的小子还真给自己一个惊喜,短短10天时间,就闯出了唐阎王的名号!
    原本以为这小子不过是野路子出身,万万没想到,野狐岭、二郎庙和石门寨都打得不错。
    真是块带兵的好料子!
    妈了个巴子的,更没想到的是,他还有如此出色的情报能力,如果冯焕章果然走了这一步棋,真是助了老子一臂之力!
    很快,奉军参谋总部调整了战略目标,并向张作霖汇报:
    一、战略层面
    将原定的‘击溃直军主力后,固守承德和唐山两条防线’的战略目标,调整为‘加速直军崩溃,一举占领北京!’
    制定分阶段作战计划,优先利用冯玉祥倒戈带来的有利时机,突破直军关键防线。
    二、战术层面:
    加强山海关方向攻势,命令张学良、郭松龄指挥的第三军沿石门寨方向持续猛攻,利用冯玉祥倒戈造成的直军混乱,扩大战果。
    增派炮兵、空军支援第三军作战,对直军防御工事实施毁灭性打击。
    热河战场协同推进:
    指示李景林、张宗昌指挥的第二军加速向热河推进,牵制直军各部,防止回援山海关。
    命令第五军、第六军骑兵部队利用冯玉祥倒戈造成的直军防线松动,向直军侧翼迂回包抄。
    预备队投入关键战场:
    将张作相指挥的第四军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山海关或热河战场,加强攻势或堵截直军溃兵。
    三、联络与协调
    与冯玉祥建立直接联系:
    派密使与冯玉祥接洽,确认倒戈细节,协商双方协同作战计划。
    要求冯玉祥部按计划切断直军退路,并配合奉军对直军实施合围。
    统一指挥体系:
    成立前方联合指挥部,由张作霖亲任总指挥,统筹奉军与冯玉祥部作战行动。
    制定统一作战信号与通讯密码,确保双方协同作战的顺畅性。
    四、后勤与保障
    加强弹药与补给运输:
    命令后勤部门优先保障前线部队弹药、粮食供应,确保攻势持续性。
    增派运输部队抢修被毁道路、桥梁,保障后勤线路畅通。
    部署预备兵力应对突发:
    从吉林、黑龙江调集地方部队作为二线预备队,防范直军残部或第三方势力趁机发难……
    一封封电报从锦州发了出去,战场局势为之一变!
    唐枭也不知道自己的那封信和密码本,会给这场战役带来什么。
    张学良命吉林守备旅在石门寨驻防、休整。
    一天后,第三军军部移至石门寨。
    四天后,棉衣等军需到了,守备旅以及第三军将士终于穿上了暖和衣裳。
    1924年10月23日,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天,奉军发动了总攻。
    整个战场,除了奉军总部、第三军的张学良和郭松龄,就只有唐枭和陈卫熊几个人知道。
    这一天,正是冯玉祥倒戈的时间!
    第三军从西线迂回,切断直军退路。
    奉军炮兵对山海关城垣实施连续轰击,步兵在雷诺ft-17型坦克的掩护下发起冲锋。
    直军顽强抵抗,但因防线被多路突破,最终在10月30日这天,全面崩溃。
    当天夜里八时整,吉林守备旅在旅长唐枭的带领下,攻进山海关,直军第三军军长彭寿莘率残部投降。
    唐枭率众在山海关东门,迎接奉军第三军军长张学良等人。
    此役,标志着直军在华北的主力部队被彻底击溃。
    10月31日,第三军乘胜追击,直逼秦皇岛。
    直军残部试图从海上撤退,奉军渤海舰队与陆军协同,封锁海面。
    郭松龄命唐枭所部在滦州截击直军,迫使其放弃抵抗。
    吉林守备旅又立一功。
    11月3日,直军总司令吴佩孚乘军舰南逃,直军主力被歼灭。
    热河方向,镇威军第二军副军长张宗昌,以白俄雇佣军为先头部队,用装甲列车开道,一路从冷口长城杀入了天津城,将直军杀得大败。
    第二次直奉战争,最终以奉军全面胜利告终。
    这仗,终于打完了!
    初雪像筛落的盐粒,窸窸窣窣打在滦州火车站站台的铁皮棚顶上。
    唐枭和陈卫熊并肩走着,杜小山带着几名警卫跟在身后。
    两个人呵出的白气刚离唇,又被风卷着往脖子里钻,都连忙竖起了磨出毛边的军大衣领子。
    这些人的大衣都已经破破烂烂,满是泥土和干成大酱色的血。
    一个半月前,出征时还穿着单衣的三千六百个弟兄,如今只剩了两千四百余人,裹着棉袄,在雪雾里缩成黄突突一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