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不是太子朱高炽舍不得皇位要造反,而是朱瞻基
毕竟是皇太孙
他们之前一直没反应过来
朱高炽丢掉太子之位,不能当皇帝,其实也就意味着朱瞻基也同样跟皇帝无缘
尤其是在朱棣从小就灌输朱瞻基就是大明未来皇帝观念的情况下
朱瞻基本来就是个极其骄傲的人
现在彻底无缘皇位,自然不会甘心
而此时的朱棣已经脸色阴沉
他没想到,自己疼爱的好圣孙,居然会忽悠老大造反
“为什么?为什么一家就不能相亲相爱的呢?”
朱棣的声音不大,但整个奉天殿内都能听到
群臣不敢再妄言
因为他们都看出来,皇帝是真的生气了
此时的朱瞻基已经跪了下来,冷汗直流,不敢抬起头去看爷爷朱棣
但朱棣还是没忍心去责怪
没办法,朱瞻基想造反,其实也怪他
从小就将朱瞻基当成皇帝来培养,寄予厚望,可最后却告诉朱瞻基,他只能在金陵城里当个闲散的王爷,甚至要被圈禁,这对还不到二十岁的朱瞻基来说,确实难以接受
【还仅仅只是监国,朱高烁就已经开始各种变法,而且变法效果显著,加上新京城顺利完工,并且远远超出预期,此时的祁王朱高烁,无论是在民间的声望,还是朝中的支持者都已经远远超过朱高炽】
【朱高炽原本并不想跟朱高烁为敌,直到儿朱瞻基跟他摊牌,说要当皇帝
最终为了儿子,朱高炽打算拼一把,朱高炽很明白,以自己的身体情况,根本活不长,当皇帝也没用
但朱瞻基不同,他还年轻,而且有野望,在朱高烁没监国之前,朱瞻基就是朱棣心中最好的皇帝接班人,因此朱高炽要为儿子夺回原本该有的一切】
“老大都是为了儿子啊!”
朱棣轻叹一声,仔细想想,他确实没办法去责怪老大
老大只是想让儿子过的好点
有什么错
若是当初老爹朱元璋也能跟老大这样就好了
朱棣是感同身受的
他是造反当的皇帝,越是如此,越是对亲情感到重视
虽然哥仨一直都被他打骂长大
可哥仨要是被其他人欺负,那是绝对不行
当然还有老四
对老四朱高烁的情感,朱棣更加的复杂,又想老四过得好,又不想他过于优秀
朱棣其实本身就是内心极其复杂的人
收回心中的情绪,朱棣打算继续听听天幕是如何看待老大跟老四交锋的
【朱高炽很快就想到如何对付朱高烁,那是利用官绅纳税做文章,当时朝中依旧有许多太子门生】
【虽然已经有很多大臣都动摇,但留下来的太子门生才是最忠诚的,有人提出要联合各地的官绅同时摇旗反对纳税,朱高炽觉得还不够
官绅终究是翻不起浪,而且他也很清楚,官绅变法之事肯定是得到了朱棣首肯,既然如此的话,那各地的官绅暴动根本就没用,朱棣完全可以派兵镇压!
监国多年的朱高炽一直注重民生,那是因为他很清楚百姓的力量,因此为了反对这次变法,朱高炽派人去煽动民意,毕竟在变法的政策里是有加税这项的
民意想要煽动太简单,朱高炽收买了很多读书人,准确来说是骗了天下文生
这些读书人自命清高,见不得人间疾苦,纷纷仗义执言
很快各地百姓躁动,文武百官都在劝朱高烁不要再变法了,甚至连朱棣也开始动摇反对,一时间,无论是朝堂还是大明的百姓都在反对变法】
老大这招太狠了
现在该怎么办?
朱棣想不通,在这种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老四到底是如何变法成功的
【事情的发展都如朱高炽所想的那般,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老祖宗朱高烁其实早就猜到了朱高炽的计谋】
【在民怨达到最高的时候,朱高烁直接派兵在金陵城大开杀戒,专杀读书人,说实话,在古代那种环境下下,大肆杀害读书人,后果可不小!】
“暴君,暴君啊!”
“此等暴君.我看你要如何收场!”
“我等读书人乃是治国大臣,杀光我们,大明谁来治理?”
朝堂之中充满了暴君的言论,毕竟大臣里大部分都是读书人
反倒是朱高炽想不明白,老四为什么敢这样杀的
通过先前几次的天幕,朱高炽其实发现朱高烁特别喜欢杀人,准确的说是以杀来达成某种目的
朱高炽不明白,至少在他读的书里面,都在说只有仁厚的皇帝才是明君
【杀读书人,谁来治国?如何治理读书人一直是历代皇帝最头疼的问题,但是在朱高烁眼中读书人完全不值钱,杀了这批读书人,依旧会有下一批读书人
他要将文人的骄傲全部击碎,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臣服
不仅是杀文人,朱高烁更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