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重生三国 > 第一百零九章 我也立威

第一百零九章 我也立威

这话,正色道:“子昂所言甚是!”扫视堂下,好个座位空着,他逐一辨视,随后问道“孟德,怎么鲍鸿、赵融、冯芳三校尉还没来?”
    曹操也觉得奇怪,今日本是说好了要来的,怎么还不见人?
    “你确实传达到了?”
    “是我亲自去说的,三校尉也明言会来,按说该到了。”
    堂上众人不以为意,独黄门侍郎荀攸道:“我记得上次议事,这三校尉就说军中有事脱不开身?”
    袁绍听出弦外之意:“公达,你在担心?”
    “倒也不是,只是现在非常时期,我们万事须得小心仔细。”
    “孟德,要不,你再去一趟?”袁绍考虑半晌后说道。
    曹操应一声,就要离席,朱广忽道:“慢。”
    “子昂,怎么?”袁绍问道。
    朱广看他一眼,并不作声。两次聚会都不到,这不能说是巧合了吧?思之再三,他问道:“这三校尉是什么出身来历?”
    凭借自己预知的历史,看能不能从这三人资料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曹操思索一阵,沉声道:“鲍鸿是扶风人,与同乡鲍恢合称‘二鲍’,讨过黄巾,也战过西凉,之前是在北军,西园建新军时被抽调过来。”
    “战过西凉?几时?听谁的节制?”
    “就是黄巾事起后的中平二年,当时西凉羌胡首领北宫伯玉响应蛾贼作乱,朝廷派车骑将军张温领兵镇压,鲍鸿效力于军前。”
    似乎没什么印象?朱广想了一阵,又问:“董卓当时何在?”
    “董卓?他从广宗被押解回京以后就削了职,但西凉要用人,于是重新起用为中郎将,受张车骑……”曹操似乎想到了什么。
    朱广神情凝重:“赵融呢?”
    这一回曹操不再赘述,直接给出了重点:“凉州汉阳郡人。”
    “冯芳?”
    曹操摇了摇头,冯芳的情况他确实不清楚。
    袁绍面有忧色:“冯芳是曹节的女婿。”
    曹节是谁?可不是曹操的曾祖父,而是桓灵之际的大宦官,多的不说,只一句,窦武陈番是此人杀的,第二次“党锢之祸”是此人兴的。
    欢欣鼓舞的气氛扫荡殆尽,少壮派们一时蔫了。
    鲍鸿曾与董卓同击北宫伯玉,赵融与董卓是同乡,冯芳虽然与董卓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但他是大宦官曹节的女婿,可这堂上不少人都是上个月诛杀宦官的急先锋!
    朱广暗叹,你们是怎么办的事?都说尼玛无数次,稳住西园新军,怎么稳的?鲍鸿、赵融、冯芳这种背景,难道不该提早防备?还巴巴邀人来入伙?
    好大一阵沉默之后,右校尉淳于琼直身道:“袁校尉,要不,我再去请一次?看来是不来?”
    朱广摇头:“你这时候去请,若他三人已暗投了董卓,不是送羊入虎口?”
    “我可不是羊!”淳于琼怒道。
    荀攸手指头在案桌敲一阵,忽道:“这事今天必须解决掉!”
    “公达有何高见?”袁绍问道。
    “本初你去拜见太傅,求一道天子诏,然后你与孟德同往军营。记得带上甲士,免了这三个职务,但有不对,就地正法!”
    袁绍还不及回应,曹操已抢道:“来不及了!我们白天与董卓正面冲突,已然激怒了他。如果这三校尉真投了西凉,等你诏书请来,恐怕为时已晚。”
    袁本初扯着颌下短须,迎着众人目光,质疑道:“有这必要?”
    “本初,当机立断!”曹操沉声道。
    朱广也补一句:“袁校尉,我们现在不能出任何差池,王匡张璋之事不远,只要再错一步,那就满盘皆输了!”
    荀攸也劝:“既然请诏来不及,那就只能矫诏!我跟着一起去!”他是黄门侍郎,是天子近臣,可传达诏令,有他出面,不会引人怀疑。
    袁术见兄长还犹豫不决,不耐道:“这还用想?没听到子昂说的?前事可不远,难道兄长你要步后尘?”
    袁绍闭上了眼。
    三校尉两次失约,其行迹确实可疑。但如果真从公达、孟德、子昂之议,不管真相如何先办了这三人,那岂不是自己先内讧了?若事情传扬出去,人家怎么说我袁绍?不是成了跟董卓一类,蓄暴兵有异志么?
    再者,这事可凶险得紧,万一事不成,怕要反受其害!
    朱广看他模样,直感蛋疼。这都什么时候了?已然跟董卓摊了牌,你还琢磨?
    无意间望向曹操,四目相对,竟从彼此的眼神中找到了共同之处。
    好半晌,袁绍睁开眼,环视众人,猛一拍案:“就这么办!公达,你即刻书诏一封!你、我、孟德三人同往西园!”
    荀公达一捋须:“还少了一人吧?”
    袁绍略一思索,随即会意。若那三校尉真是暗投了董卓,一旦听闻被免,势必要反抗!到时候动起手来,怎么能少得了神勇的朱校尉?
    “怎么办?子昂,少不得,又要劳你一趟了。”袁绍苦笑道。
    朱广点了点头。荀攸目光炯炯:“子昂,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