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重生三国 > 第二百八十六章 陶谦管亥太史慈

第二百八十六章 陶谦管亥太史慈

    恋上你看书网
    幕僚们都散去,贾诩齐周两个没走,但,不是朱广留的什么。
    怪的是,既留下,必有不方便公开的话要讲,但此时堂上只剩三人,却谁也不开口。
    朱广笑问道:“先生,士安,你们看谁先说?”
    齐周头一点:“自然请文和先生请讲。”
    贾诩心里也明白自从那件事情之后,齐都尉对自己一直是有些看法的,遂也不与他争执,对朱广道:“主公,还是通知一下张中郎?”
    “你的意思是……”
    “诚如田使君所言,有备无患嘛,先知会一声,万一真有不测,张中郎也不至于乱了分寸。”
    说到分寸,贾诩就是那个极懂分寸的人。除了在与甄家联姻这个问题上他有“擅作主张”的嫌疑之外,其他任何事情,他都做得好像是用尺子量出来的一样,不会多,也不会少。
    现在他说这个话,就表明他对河北局势有所担忧,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
    世上本无料事如神的谋士,但对于他的意见,朱广从来不会忽视。思前想后,铺开布帛,拿起毛笔,亲自写了一道命令给张辽,封好这后交给贾诩,让他派人立即快马送往河间。
    齐周一直“目送”贾文和的背影消失在刺史衙门口,这才转过来。
    “说,怎么了?”
    “这话,恐怕得下官来问将军。”
    朱广让他这没头没脑的一句弄得怔了怔,随即回过神来:“妹妹情况如何?”
    “总算跟我说了一句话。”
    “你是说……从我那天……”
    “没错。”
    “说什么?”
    “说如果我逼她,她就死给我看。”齐周道。见朱广神情暗淡,沉默不语,他道出了心中的疑虑。“将军当日为何对她说那些话?”
    朱广走在他跟前,闷了好大一阵才开口:“士安兄,你打从记事起,有什么志向么?或许说想当什么样的人么?”
    “木匠啊,我不过是告诉过你么?”
    “哦,想起来了。你知道我小时候想干什么?”
    “杀人犯?”齐周猜测着。
    “怎么可能是杀人犯?”
    “这才符合你的风格。”
    “尽扯!我打小就立志要当个好人。”
    朱广这话绝对是实情。小时候跟小伙们看电视也好,电影也罢,先就问谁是好的,谁是坏的?其实也不用问,那时候影视作品中的坏人都挂相,一眼就能看出来。从那时起,前一世的朱广,哦,不提或许他自己都忘了,班学升……就立志当一个好人。因为好人不但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而且总是伟光正的。
    齐周一琢磨,点头道:“谁都一样,没谁生下来就说我将来要杀人放火。”
    “可问题是,好人不好当。尤其是你我这种处境,你真要说当好人,只怕都死八回了。但那天面对齐棠,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我能不能再当这一回好人,只一回!让我诚实地告诉她前因后果?”
    齐周无言以对。这段时期以来,朱广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以至于齐士安尽忙着高兴,都快忘了他原本就是如此特别的一个人。他脑子里的想法,似乎跟这个时代所有人都不一样。
    “唉,我那晚拼死灌你酒,可不是为了这个……”
    “我明白。”朱广拍着他的肩膀。“但我也希望兄长记住,这世上再没有其他情感,能够比得上你我出生入死缔结下来的情义。齐棠性子烈,她既然下定了决心,我接受。”
    七月下旬,徐州,东海郡治,郯城。
    乐土翻作修罗场,对于佛教发展迅速的徐州来说,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下的情景再合适不过了。
    郯城作为东海郡的郡治所在,作为徐州刺史的办公地所在,其繁华富庶仅次于徐州另一大城市,广陵。尤其是陶谦振兴徐州以后,郯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别的不说,光是郯城“城市居民”的人口就达四万之多!
    你觉得四万是个小数目?
    东汉顺帝永和五年,也就是公元一四零年,整个徐州的人口数据是二百七十九万,东海郡当时有七十万人口。但你知道东海郡辖多少个县?十二个县!
    过了五十年,在经历了一系列可导致人口锐减的动乱,尤其是史有明载的“青徐黄巾复起”之后,郯城城里的居民居然还有四万!这不是一个奇迹么?
    可惜的是,那繁荣的场景,已经不见了……
    整个郯城四郊,已经化作一片焦土,你看不到一间房屋,一片树林,青州军一到,将城外所有的民宅全部拆毁,树木全部砍伐,至于庄稼,不用担心,全踩没了。
    你能看到的,就只有孤零零的郯城被包围在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军营之中,好比怒海狂涛中的一叶扁舟。不,说扁舟都抬举了它。它就好比怒海狂涛中的一块冲浪板,而且上面没站人……
    袁术带着他的残暴之师刚刚开进东海郡时,陶谦也组织兵力阻击过。并不远,就在几十里外的缯山下。可根本没用,青州军排山倒海地冲过来,徐州军兵力又有限,人家就是伸长脖子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