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pe=page-splitnum=7/
span正埋头琢磨时,孙策和周瑜又来了。
与其说是讨论,倒不如说是考校,孙坚把事情告诉他哥俩,问他们的意见。
孙策真真是年轻气盛,一听便炸了:“张子布所言有理!于公,袁绍把持朝政,目无君父,父亲身为将军,为国为民反抗袁绍责无旁贷!于私,这江东六郡全赖父亲的庇佑才得以安宁,扬州牧本该是父亲囊中之物!韩馥是什么人?于国家可有尺寸之功?”
孙坚听罢未予置平,又问周瑜。
周公瑾未语先笑:“听说陶公治理徐州时精打细算,府库里有多少钱粮,数目没有他不清楚的。如今我才信了这话。”
孙策一时不明:“怎么说?”
“此事若成,他也不过就是出个面,表个态。到时,府君却要出兵和他一起夺回徐州。这不是精打细算么?”周瑜笑道。
孙坚目露赞许之色,又问道:“那依你之见呢?”
“恕晚辈直言,陶公虽精于计算,但此事却离不开他。府君自然当世虎臣,名动天下,而陶公前有西凉军功,后有治徐业绩,如今更是顶着‘徐州牧’的名头,府君和陶公联手,声势才足够壮大,才能逼迫袁绍让步。”周瑜从容分析道。
孙策见他有条有理,似乎自己脸上也有光,十分得意。孙坚终于称赞道:“公瑾这般年纪,已有如此见识,不容易,不容易。那么,你是赞同我与陶谦联手?”“是。”周瑜一俯首,但随即笑道“肤浅之言,府君权且一听。”
请收藏本站:.77a84174c.my。手机版:m.77a84174c.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