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原则"四个字刺得她眼眶发烫。
她想起四千五百米海拔上,志哥蹲在帐篷边吐得昏天黑地仍坚持修改方案的模样;想起藏族卓玛往她手里塞的,那些带着酥油味的藏药样本;想起团队里最娇气的实习生小周,在旱厕边哭边写报告的侧脸。五个月的糌粑,五个月的高原红,五个月的唇裂出血——所有人咬着牙撑下来的坚持,如今都成了程淮舟裙带关系的注脚。
因为她,因为他们的感情秘事。
她脚步突然变得沉重。该怎么面对志哥和其他同事?志哥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听说因为妻子常年卧病在床,他总主动揽下别人避之不及的苦差事,就为了多挣些奖金。
而这次案例大赛的奖金,就这么没了。
"志哥,对不起。"她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丫头,说什么对不起?"志哥放下手中的文件,温和地看着她,"就算lv和clp的资源有些争议,我们的esg贡献可是获得了财经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双重认可。比起那些资源,这个项目更重要的价值,是你发起的藏地助学计划。"
他顿了顿,眼神坚定:"你让axwell赢得了社会赞誉,更让青海甘肃的孩子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样的影响是深远的,格局是更大的,意义是更广的。在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里,这个项目是最让我骄傲的一个。丫头,别自责,更别被那些闲言碎语影响。"
"知道我们给牧区小学拉到的助学基金够用几年吗?十年。那些孩子会记得axwell,会记得有个阮姐姐王叔叔带医生去给他们验光配镜——这比什么案例大赛的奖杯实在多了。"
玻璃天桥的寒风卷走她压抑的哽咽。远处陆家嘴的霓虹正在暮色中渐次亮起。她抹了把脸,尝到咸涩的泪水。
最疼的不是被否定,而是最珍贵的部分被粗暴地覆盖。那些冻伤的指尖,那些缺氧的夜晚,那些真正改变他人生命的微光——都将被轻描淡写简化为一句"还不是靠nathan”。
那些在海拔四千米处熬过的日夜,那些被高原阳光灼伤的皮肤,那些就着凉水咽下的糌粑,那些在缺氧头痛中坚持完成的访谈所有的付出、汗水与坚持,都被一个轻飘飘的"nathan特别关照”抹杀殆尽。
——-
art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未等回应,他已推门而入,手中紧攥着一叠文件,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nathan,这是合规部关于青海项目的最终调查报告,您还满意吗?"他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程淮舟头也不抬地接过文件,修长的手指缓缓翻动纸页。钢笔在他指间转了个漂亮的弧度。
"你这几分聪明,总算没辜负我把你推上这个位置。"他语气平淡,却突然将另一份文件甩到art面前,"不过,晚了。你也看看这个,满意吗?"
art接过文件的瞬间,脸色骤然煞白。纸张在他手中微微颤动,发出细碎的声响。
"能让你不惜得罪我都要保的把柄"程淮舟终于抬眼,眸色深沉如墨,"别人能挖出来,你觉得我会不知道?"
"nathan,请您"art的喉结艰难地滚动,"手下留情。"
"如果我不留情,"程淮舟轻轻叩击桌面,"你现在就该在别的地方了。"
"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art的声音几乎哽咽,"我太太上个月刚被裁员,家里还有房贷求您放我一马。我这就把调查报告提交总部。"
程淮舟冷笑一声:"反应太慢了。事态发酵整整两周,你才看清风向?"他微微前倾,压迫感扑面而来,"知道怎么做才不会再次惹怒我吗?"
"我我马上提交报告,同时递交辞呈。"art的西装后背已经湿透,"请您高抬贵手!"
"今天,"程淮舟重新靠回椅背,"我等着看你的辞职信。"
art如蒙大赦般仓皇退出,关门时险些被自己的脚步绊倒。
几乎同时,patty优雅地叩门而入。她随手拿起桌上的报告,红唇勾起一抹讥诮:"没想到也是个目光短浅的蠢货,居然敢让未签约的自由顾问暗中参与项目,还用私人账户走账。不走合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