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林骥下值和陈玉壶一起去了老太太那里,儿女婚事算是大事儿,也得和老太太说一声,哪怕是拒绝
林老夫人除了偏爱幼子和爱财这一点,从大局观上来说,很多地方还算过的去
夫妻很少携手一起过来,老太太有点惊讶,“今儿怎么这么有空?双双到我这里来?”
陈玉壶和林骥行礼之后坐下,丫鬟很快送上来两盏茶,都是林骥和陈玉壶各自喜欢的口味
有林骥在,这种话不用陈玉壶接茬
林骥端着茶盏喝了一口,说:“自然是有事需要和母亲商量”
“我想也是,否则谁会来我这地方”
周围的丫鬟都低下头,假装听不见
“最近谭氏没来照顾母亲,母亲又寂寞了?”
老太太一顿,现在林骥一点面子不愿意给谭氏,当着这么多奴仆的面直接叫对方谭氏
老太太就算不顾及谭氏也要顾忌小儿子,小孙子的体面,干脆自己转移了话题
“说吧,到我这里来有什么事儿”
每次看见这一幕,陈玉壶都觉得很神奇,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林骥拿捏他亲娘,如臂使指,跟玩一样,好在老太太也并不记仇
陈玉壶把事情简单的和林老太太说了一遍
其实他们来跟老太太说这件事儿,就是以示尊重
老太太听完,沉吟了一下,“他们家的老太太我知道,廖氏女我也听说过一些”
“但是不管是老的还是想小的都不是正面的评价,老的出身大族规矩多,老了更加固执,小的原先家世不显,后来廖氏女出了名……”
陈玉壶坐在下面听着,这老太太现在也能说廖氏家世不显了?
想到老太太的家世,陈玉壶笑了一下
那真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当时陈玉壶还年轻,实在招架不住一群加上一个老太太,幸好还有林骥在
林骥这种时候,总是非常的靠谱,方式也非常的解气
现在老太太的娘家被林骥多年的折腾下来,约等于无了
可能这也是老太太讨厌林骥的一个原因
老太太说了很多她听说过的评价,年轻的廖氏确实是傲气
只有两种人不好相处,一个是真正世家大族出身的女子,从小严苛的礼仪规矩教育,对自己要求,对其他人更加的严格
一个就是家世不显,用女孩儿攀高枝儿的,会请著名的老师来教育孩子,彰显自己的教育,这样出来的女孩儿,为了彰显自己的良好教育,更是吹毛求疵
定国公府显然都占了
陈玉壶在心里笑了一下
回去的路上,林骥对陈玉壶说:“我去拒绝谢夫人和定国公府,你不用管了”
陈玉壶看着林骥,眼中亮亮的点了点头,怪不得原来的陈玉壶那么喜欢这个……呃,黑煤球,还是有点可取之处的
陈玉壶心情一好,邀请林骥,“侯爷今天和我们一起吃饭吧!我让厨房烫两壶酒”
“也好!”
几个孩子娘聚在一起,加个林骥,仔细商讨了家里娶媳妇儿和招女婿的标准
以聊天的方式,商量出来了一个标准大纲
吃完了饭,喝多了酒的林骥被管家搀扶着重新回了书房
两位姨娘自然留下“侍寝”
只不过侍的是陈玉壶的寝
林骥醉醺醺的回到了书房,他夫人很久没有对他的态度这么好了
他也已经逐渐的明白,他和陈玉壶回不到过去了
这种寒门出身的人,或者说林骥这人从小的经历让他还没有养成大家族里,那些男人的傲慢
否则陈玉壶的日子是不会过的这么舒服的
很快秋闱的喜讯下来,几个孩子理所当然的考上了
十一岁的秀才公,不知道那些有家学渊源,诗书传家的人家怎么看,但是林家是高兴极了
具体表现在,林老太太让两个孩子去她的私库里挑奖赏,随便挑
虽然限购
但是对于对于孙辈来说,平常一毛不拔的老太太突然大方,也很罕见了
老太太特意见了林清柏和林清浊,夸奖了一番,林清浊从小到大见到老太太的次数屈指可数
本来就对孩子没耐心,更别提一个庶子,所以林清浊对于自己待遇变化的感觉很微妙
家里这次正式的放了鞭炮,但是还是没摆宴席,犯不上
依旧是城门口施粥,秋日里马上要到了,府里一些不要的旧衣免费的舍出去一些给穷人
还是老样子,按照老规矩
结果很快麻烦就找上门了
林老太太见到清柏清浊都考的很好,原本她还在赞叹,庶子有了出息也好,以免拖累大方
结果很快她就盯上了陈玉壶的娘家族学,把陈玉壶叫过去,问能不能让林驱的长子,林清植去陈家跟着上学
老太太说的好听,“都是一家的兄弟,将来清植出息了也会顾忌着清柏清桐的,打断骨头连着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