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壶让流光把信递给了萧薿
萧薿放下了算盘,接过了信,看过之后也皱起了眉头
迟疑着说了一句:“这安家老夫人……”
不能说的太多了,人家祖母关心孙子,送个把人,也很正常
就是这个时机挑的,也太寸了
萧薿问陈玉壶:“母亲,长姐那里……”
“不用”
陈玉壶虽然心情不大好,但还算平静,淡定的说:“这点事儿,都需要我们帮忙,让她趁早的回家来吧!白瞎了两位老师的一番教导”
萧薿对于林家对孩子的培养也有所耳闻
并不像正常人家,有什么阴私都对孩子藏着掖着
大方的展示,揭露一角给她们看,让她们知道有时候事情就是丑陋残酷的
这样养出来的孩子,当然不可能是只会抱怨的小白
一个是林清皎已经习惯了有什么事情都跟母亲说
二是,借着抱怨的口吻,提醒陈玉壶,安家的老夫人是个蠢货,让陈玉壶注意点,不要在什么边角地方受了连累
毫不夸张的说,安老夫人现在要是离陈玉壶近,陈玉壶第二天就上门去做客
她娘的,她现在谁也不怕
懿旨在手,把安老太太写死……虽然杀鸡焉用牛刀,但是陈玉壶就是有这个底气
她现在也很横,懿旨就供奉在家里,没人敢动
正是因为没人知道上面写了什么,所以才显得可怕
很快有丫鬟拿来的笔墨纸砚,陈玉壶坐在榻上斟酌了一下
萧薿放下了笔,走到了陈玉壶身后,陈玉壶回头朝着萧薿笑了一下,也就让她看了
这封信的内容,必须让人挑不出错来,不能说的太明晃晃了
陈玉壶先是说,她送回家恭贺她的礼物,她都收到了,很开心
还装模装样的说了清皎几句,让她多孝顺祖母,少抱怨
还说让她不要辜负家中的教导,嫉妒是利器,让她注重夫婿的感受
任谁看了都要说,林家的注重教养
可是陈玉壶根本没教过林清皎要大度,只教了她们真有妾室不听话,应该怎么弄死
至于注重夫婿感受,看陈玉壶怎么糊弄林骥的就知道了
别说从小看着长大的清皎和安之他们了
就连嫁进来没多久的萧薿和郡主的察觉出来了
你说母亲心里没有父亲?她还是记挂的,常常嘱咐下人要怎么照顾
说记挂,那除了这些惦记,好像多一点都没有了
林清柏和林清桐只是让她们俩多看,少问
林骥现在身边的老婆子,是陈玉壶的人
从吃食,到衣物、用具,甚至熏香,都营造出来一种,仿佛是陈玉壶亲手准备的假象
哪怕林骥知道不是,那也受用
这就尽够了
而林清皎此刻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肯定不是因为这两个人,跟安择置气
而是怎么利用这件事,加深夫妻之间的感情,甚至在安择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让安择再也不相信妾室
林清皎放下笔,看着墨迹还没干的信,心里想的是,母亲看到她做的好,肯定很为她骄傲
林清皎对那两个妾室非常好,分配过去的下人甚至好到了,对两个妾室诚惶诚恐的地步
而且经常把她们是祖母赐的给挂在嘴边,短短三天功夫,足够这些个妾室放松下来了
而林清皎这些天则一面都没有见这两个人,反而借口儿子身体不舒服,足足在房间里待了三天
直到安择忙完了最近的事务,回府
儿子不舒服,回府第一件事儿,当然是看看自己儿子
出门前,安择已经见过了两位,但是也没细看
只是听下人说,夫人还是不高兴了的
安择笑了笑,要是高兴才怪了呢!他们夫妻俩从京城到蜀地,从蜀地又到现在,一直都是两口人
后来变成了三口
突然多出来人,别说清皎不适应,他都不习惯
林清皎抱着昊哥儿在哄,这几天孩子确实是不爱吃饭,不太舒服,小儿胀气,很正常的
安择正在跟林清皎说话,看林清皎抱着胖儿子已经有些费力了,安择就接了过来
就跟平常一样
场面一度温馨,又因为担心孩子,还有一点焦虑
这时候突然有人来敲门
是林清皎的侍女,紧张迟疑了一会儿说:“老夫人送来的那位红姨娘说,想请男主子过去一趟”
安择正抱着孩子,那个脸“duang”的一下就拉了下来
“不懂规矩,夫人怎么安排的?”
婢女小心翼翼的回答,“夫人按照妾室的规格,安顿了两位姑娘”
“什么妾室的规格,给我关柴房去,西边开荒不是缺人?明天送过去”
婢女不敢应下
林清皎却转过身,“良人不去看看,那两位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