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命一袭暗红劲装,正斜倚在车辕上。见方铭出来,她挑眉一笑:"方大人倒是准时。"
惊鲵从府内走出,黑衣如墨,手中提着方铭的行李——一个看似普通的木箱,实则内藏机关,可展开成小型书案。她冷冷扫了大司命一眼,将箱子塞进车厢暗格。
"就这些?"大司命探头看了看,"方大人倒是轻装简行。"
方铭拍了拍行李:"要紧的都在这儿了。"
三人登上马车。车厢内部果然别有洞天——两侧是折叠的软榻,中间设有固定的小案,案面刻着精细的九州地图。车顶悬着一盏琉璃灯,灯罩可旋转调节亮度。最妙的是,车壁内嵌着十几个暗格,分门别类放着药材、干粮、火石等物。
惊鲵执起缰绳:"第一程我来。"
大司命也不争,慵懒地倚在窗边,指尖把玩着一枚青铜罗盘。罗盘上的指针无风自动,始终指向东北方——桑海城的方向。
马车缓缓驶出城门时,晨光正好穿透云层。方铭回头望去,咸阳城墙上似有个小小的身影在挥手,但他不确定那是不是错觉。
在车轮碾过官道的声响中,方铭放下手中的竹简,看向对面的两位女子:"二位对小圣贤庄了解多少?这小圣贤庄建于何时?为何能成为天下儒生心中的圣地?"
惊鲵尚未开口,一旁的大司命便轻哼一声,红唇微启:"不过是些读死书的迂腐之辈聚集之地罢了。"
惊鲵没有理会大司命的嘲讽,指尖轻轻抚过放在膝上的长剑:"小圣贤庄的历史,要追溯到七十年前。"
"当时齐鲁之地有三位大儒——伏念的师父、荀况先生,以及另外两位不愿出仕的隐士。"惊鲵的声音平静如水,"他们见天下纷乱,诸子百家各执一词,便决定在桑海之滨建立一处清净之地,专心治学。"
方铭若有所思:"所以最初的小圣贤庄只是几位大儒讲学的地方?"
惊鲵微微颔首:"正是。后来齐王听闻荀况贤名,想召他入朝为官。荀况婉拒后,齐王不但没有怪罪,反而赐下土地钱财,资助扩建学舍。这便是小圣贤庄最初的规模。"
"庄内建筑颇有讲究。"惊鲵继续说道,"中央的明德堂是讲学之所,东侧的藏书阁收藏天下典籍,西侧的论剑台则是弟子们习武之地。"
大司命突然冷笑:"儒家不是讲究'君子不器'吗?怎么还专门设了个练武的地方?"
"这正是小圣贤庄与众不同之处。"惊鲵平静回应,"荀况认为,乱世之中,儒者既要明理,也要有自保之力。所以小圣贤庄的弟子都要修习六艺,包括射御等武艺。"
方铭想起动漫中的情节,问道:"我听说现任掌门伏念先生剑术高超,与二当家颜路、三当家张良并称'齐鲁三杰'?"
惊鲵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方大人果然见闻广博。伏念先生确实将儒家剑法发扬光大,他自创的'圣王心法'更是独步天下。"
大司命不以为然:"装模作样。"
"小圣贤庄现有弟子三百余人,"惊鲵继续说道,"除了儒家经典,他们还学习兵法、医术、农事等实用之学。"
大司命突然问道:"听说他们还收留了不少反秦人士?"
惊鲵:"对,不过他们宣称小圣贤庄只问学问,不问出身。只要诚心向学,他们都欢迎。"
方铭问到:"我听说小圣贤庄的藏书阁收藏了诸子百家的典籍?"
"确实如此。"惊鲵道,"荀况认为,儒者应当'兼收并蓄'。所以他们不仅收藏儒家经典,也有道家、法家、墨家等各家著作。”
方铭听后忍不住问道:"小圣贤庄能在乱世中保持超然地位,想必很不容易吧?"
惊鲵听后,说道:"确实不易。但他们说他们始终秉持一个原则——不参与诸侯纷争,专心治学育人。或许正因如此,各国才对此视而不见。”
方铭忽然轻笑一声:"如今天下归一,四海宾服,这处世外桃源恐怕再难独善其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