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带着超市回古代 > 第十七章 红火

第十七章 红火

    夜幕降临,铺子里点起了油灯,何青云在新砌的灶台上支起铁锅,火锅底料,而猪筒骨和新鲜蔬菜则是在市集上购买的。
    以后要合伙做生意,这些食材大可以光明正大地购买,反正麻辣烫的核心只有火锅底料和牛奶。
    当浓郁的骨汤香味再次弥漫开来时,李重阳坐在干净的木桌前,垂眸翻看需要采购的物件清单,忽然觉得这简陋的铺面也有了家的温馨。
    “李公子,尝尝看这汤底。”
    何青云端上两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烫,上面淋着香浓的芝麻酱:“明日开业,咱们就按这个味道来。”
    李重阳舀了一勺汤喝下,鲜美的滋味在口中蔓延,辣而不燥,香而不腻,比街头摆摊时更显醇厚。
    他抬头看向何青云,油灯的光晕映在少女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李重阳放下筷子,认真道:“何姑娘,以你的手艺,咱们这聚香居定会名满清河。”
    何青云笑了笑,夹起一筷子煮得入味的豆皮:“借李公子吉言,只是这食材……”
    她故意顿了顿,想看看李重阳的反应。
    李重阳立刻接口:“食材一事何姑娘放心,我已与几个信得过的菜农打过招呼,每日会按时送来新鲜蔬菜,之后若是生意好,也可以增加肉类。”
    他没有询问汤底的事情,权当这是何青云的秘密配方,其中分寸拿捏得很好。
    两人一边吃一边商量着开业的细节,从定价到促销,从伙计招募到应对同行竞争。
    窗外夜色渐深,铺子里的油灯却亮得温暖,何青云看着对面侃侃而谈的李重阳,忽然觉得,或许在这个陌生的朝代,有这样一个精明又懂得分寸的合作伙伴,并非坏事。
    晨曦微露时,清河镇西街的“聚香居”已被鞭炮声惊醒。
    李重阳特意请了镇上的锣鼓班子,咚咚锵锵的鼓点敲得人心发痒,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
    只见前几日还在装修的铺面今日已焕然一新,青瓦白墙下悬着块崭新的木匾,“聚香居”三个烫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门前两侧摆着李重阳不知从哪淘来的两盆翠绿芭蕉,衬得门面格外雅致。
    “快看,这不是摆摊卖麻辣烫的何姑娘吗?”
    人群中有人认出了何青云,她今日换了身半旧的水粉色衣裳,头发用一根乌木簪松松挽起,虽无珠翠装饰,却因连日来伙食改善,面色红润了许多,站在灶台前指挥伙计搬卸食材时,眉宇间透着一股利落的精气神。
    李重阳则是穿着一身簇新的宝蓝色长衫,正站在门口迎客,他虽依旧面色苍白,却因心情畅快,眼底多了几分神采。
    见人便拱手笑道:“各位街坊邻里,今日聚香居开业,凡进店食客,皆可免费续汤一碗!”
    之前何青云姐弟俩在镇子上摆摊多日,已经打出了些名气,话音刚落,早被香味勾得食指大动的食客们便蜂拥而入。
    铺子里摆着八张榆木方桌,此刻已被挤得满满当当,连门口的台阶上都坐了人。
    何青云站在灶台后,看着李重阳有条不紊地安排座位,介绍菜品,心中不由得暗赞,这李公子果然是做生意的料,昨日还病歪歪的模样,今日便成了八面玲珑的掌柜。
    若是换成她自己来,还真有些不知该如何下手。
    “何姑娘,来十碗麻辣烫,多加肉!”
    “掌柜的,这里要一碗微辣,给孩子吃!”
    吆喝声此起彼伏。何青云早已已经忙碌起来。
    洗干净的白菜、豆芽、粉丝堆成小山,土豆、萝卜、红薯则是切片泡水,还有提前煮好的鸡蛋,被从中间一刀切开成了两半。
    她将不同食材分装进竹漏勺,沉入翻滚的骨汤中,只消片刻便熟,淋上特制的芝麻酱、花椒油,再舀一勺红汤,撒上翠绿的葱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麻辣烫便递了出去。
    “哎哟!这味道比街上摆摊时更绝了!”
    一个常来光顾的挑夫扒拉着碗里的粉丝,眼睛都亮了:“这粉丝吸满了汤汁,太入味了!再来一碗!”
    “娘,这豆皮比肉还好吃!”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捧着碗,吃得满脸通红,嘴角沾着芝麻酱,惹得同桌的妇人直笑。
    何平安则在一旁帮忙收钱、端碗,他虽年纪小,却格外机灵,见客人多了容易弄错,便拿了块小木板,用炭笔在上面记下每桌点的份数和口味,分毫不差。
    刘雨兰不放心,一早便带着何小丫赶来,见铺子里人山人海,先是一愣,随即赶紧帮着擦桌子、收拾碗筷,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红火的生意,心中不由得感叹,自家女儿是真的有出息。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批客人满意离去。何青云累得腰酸背痛,却顾不上休息,赶紧和何平安、李重阳一起清点银钱。一锭锭碎银和一串串铜钱堆在桌上,映得刘雨兰和何小丫的眼睛都直了。
    “姐,你看!”
    何平安数钱数得手指都麻了:“今天一共卖了三百多碗,就算刨除成本,也有足足有十五贯钱!”
    刘雨兰摸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