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赌注作罢。”潇宸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那日不过是玩笑,何必当真。墨麟豹是你九死一生捕获的,理应归你。”
潇虎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他以为潇宸是在羞辱他:“潇宸!你看不起我?我潇虎虽然不如你,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绝不会反悔!”
“我没有看不起你。”潇宸的神色认真了几分,“部族子弟,当同心协力,而非为了一只幼崽争执。再说,这墨麟豹幼崽认主,看它这样子,显然更亲近你。强要过来,反倒是害了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潇虎身上的伤痕:“与其纠结一只幼崽,不如把心思放在修炼上。下次演武,或许你能赢我。”
说完,潇宸不再看他,转身走到角落,盘膝坐下,开始了每日的晨练。
潇虎愣在原地,看着潇宸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怀里瑟瑟发抖却用脑袋蹭着他手掌的墨麟豹幼崽,张了张嘴,却最终什么也没说。他紧了紧拳头,转身大步离开,只是那背影,似乎比往日挺直了几分。
不远处,几个正在修炼的少年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低声议论起来。
“没想到潇宸居然会把墨麟豹还回来……”
“以前倒是看错他了,以为他就是个仗着族长身份的纨绔……”
“哼,说不定是装的,想收买人心呢?”
“我看不像,刚才他看潇虎的眼神,挺真诚的……”
议论声不大,却隐隐传入潇宸耳中。他却仿佛未闻,心神早已沉入引气的韵律中。外界的评价、他人的目光,于他而言,已不再重要。这半月的修炼,不仅让他对灵气有了更深的感悟,也让他的心性悄然发生了变化。
日头渐渐升高,演武场的中央,一道身影缓缓走来,正是大长老潇玄。
喧闹的演武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族人都停下动作,恭敬地行礼:“大长老!”
潇玄微微颔首,目光在演武场上扫过,最后落在了角落的潇宸身上。他看到潇宸周身萦绕着一层淡淡的灵气光晕,呼吸悠长,引气的节奏比半月前沉稳了数倍,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他没有打扰潇宸,只是在演武场中央站定,朗声道:“今日,我便讲讲引气境的要诀。”
所有部族子弟都立刻围了过来,就连那些原本在锤炼体魄的成年人,也纷纷侧目,仔细聆听。大长老亲自讲解修行要诀,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得。
潇玄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演武场,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能直接印入人的脑海:
“引气境,看似粗浅,却是修行之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何为根基?一为肉身,二为神魂,三为灵气之纯度。”
“肉身如容器,容器不坚,难以纳灵;神魂如火焰,火焰不旺,难以化灵;灵气如清泉,泉源不净,难以养身。”
“故引气境,需三者同修。每日引气三个时辰,淬炼肉身一个时辰,静心凝神一个时辰,如此方能平衡,方能扎实。”
他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指,对着旁边一块半人高的青石虚空一点。
“嗤”的一声轻响,一道微弱的气流射在青石上,竟留下了一个细密的小孔。
“看到了么?”潇玄环视众人,“引气境的灵气虽弱,但若能精准掌控,亦可穿石。关键在于‘凝’与‘准’。凝则不散,准则有力。”
他又指着演武场边缘一棵千年古木:“此木扎根千丈,历经风雨而不倒,在于其根深蒂固。修行亦然,引气境便是扎‘根’,根扎得越深,未来的路才能走得越远。”
潇宸听得极为专注,心中诸多疑惑豁然开朗。他之前只知一味吸纳灵气,却忽略了肉身与神魂的同步锤炼,更不懂灵气的“凝”与“准”。难怪他的灵气总是涣散,难以发挥真正的效用。
“大长老,”一个身材瘦小的少年忍不住问道,“那……如何才能做到‘凝’与‘准’?”
潇玄看向那少年,淡淡道:“凝气如捏拳,需收放自如;准气如射箭,需心手合一。方法无他,唯‘练’尔。”
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枯枝,递给那少年:“拿着,每日以灵气灌注枯枝,对着百米外的树干练习瞄准,直到能做到指哪打哪,灵气不散,你的引气境便算小成了。”
那少年接过枯枝,眼中满是兴奋。
潇玄又看向众人:“你们皆可如此练习。三日后,我会查验你们的进境。”
说完,他便走到演武场边缘,盘膝坐下,闭目养神,任由族人们自行练习,不再多言。
演武场上,瞬间热闹起来。不少人都学着潇玄的样子,捡起枯枝或石子,尝试着将灵气灌注其中,对着远处的树木练习。一时间,各种大小不一的气流呼啸着飞向远方,大多都歪歪扭扭,要么未到树木便已消散,要么力道分散,只能在树干上留下一点微不足道的痕迹。
潇宸也捡起一根枯枝,感受着体内那米粒大小的本源灵气。他深吸一口气,尝试着用意念引导灵气,缓缓注入枯枝之中。
起初,灵气刚进入枯枝便迅速溃散,根本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