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父欣慰点头,之前他没跟宁卫东点名这些。
宁卫东能看透,说明宁卫东从速联回来之后,并没有翘尾巴,依然很清醒。
不管是在赵家,还是更大派系内的位置,赵立春才是主力,宁卫东是打辅助的。
除了儿子和女婿的区别之外,还有宁卫东本身不走士途。
宁卫东则是借机把话说清,随着他跟赵如的婚期越来越近,有些事必须先说明白,免得以后影响感情。
宁卫东继续道:“把大哥放在汉东,这一步棋非常好。汉东的位置优异,有商业传统,发展潜力大,未来二三十年,大哥在汉东深耕,就能享有改开的红利。”
赵父微微点头,实际上这正是他为赵立春谋划的发展路径。
身在部委,赵父看的很清楚。
原先的计划经济,大权在中枢,属于强干弱枝。
但随着改开,发展经济,权力下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地方的话语权会更大,获得的红利也将会更多。
再则以他现在的位置,再把赵立春放在京城就有些碍眼了。
还不如放出去当刺刀使。
随后宁卫东把汉东那边的情况,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虽然之前赵立春打电话汇报过,但电话里毕竟有些东西不方便说。
此时宁卫东可以说出不少细节,当时的考量决策。
赵父大部分时间听着,只有关键地方才会问一两句。
等宁卫东说完,已经过了一个小时。
赵父抽了好几支烟,不由长长吐出一口气,感慨道:“也是难为你们了。”又道:“你那个厂子,大概什么时候投产?”
宁卫东道:“根据现在的建设进度,五一前后吧~”
赵父点点头,对于宁卫东这个厂子,他寄予了厚望。
带动经济发展,可是实打实的正绩。
这个正绩肯定不能算在李主任头上,必须是赵立春的。
赵父提醒道:“不要太了乐观,从无到有建一个厂子,千头万绪的,没那么简单。你估计到五一,至少多打出三个月,下半年能投产就算顺利的。”
宁卫东也认同,任何事从零到一都是最难。
不过说五一,他已经打了提前量,再多富余三个月也没那个必要。
但赵父提醒,也没必要辩论,嘴上应着就是了。
赵父又道:“对了,还有一件事,你看能不能通过速联的关系验证一下。”
宁卫东心中一凛,看赵父的表情就知道这件事不一般。
“您说~”宁卫东稍微定了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