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与李以的三天时间的接触,李可如今也算是清楚自身的处境了。
如今是洪武元年的十一月,朱元璋在这一年组织北伐,把元顺帝给赶出了元大都,大明帝国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但国家是国家,个人是个人,然而李可的处境,却并不见得能有多光明。
七年前,李家也算是富人之家,只可惜一朝父母重病,便只留下不谙世事的两兄弟。
受同行的打压,受官府的压榨,最后只落得个变卖祖屋,不得不找了一个这样的破房子来临时住下。
李可自幼体弱多病,李以却是打小长得健壮如牛。
十天前,李可得了风寒,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引来了穿越。
跟很多一上来就想搞个大的穿越者不一样,李可并不认为自己能有什么能力在这个世界呼风唤雨。
主要是,他其实也不怎么熟悉明史。
对这明朝的官员、将领都是什么性格的人,都不是很清楚,很模糊。
只知道朱元璋很喜欢杀人,朱元璋杀了很多贪官,朱元璋给官员的俸禄很低,朱标早逝,朱棣篡位,而且不管是朱元璋又或者是朱棣,好像都很喜欢高丽女人,每每让人进贡。
还有什么堡宗,崇祯,云在青天水在瓶,练得身形似鹤形,朱寿大将军。
他知道的皇帝的信息,差不多也就是这样吧。
至于有关文官、武将,那知道的也就更少了。
如果说前面的皇帝,他都还了解一些事迹,那文官、武将方面,他几乎就只知道个名字。
谁让明朝的文臣武将说实话,都挺不出名的。
当然!
像什么刘伯温,徐达这些,他还是略有耳闻,只是,都几乎是野史,什么刘伯温算命很强,比诸葛亮都厉害,什么朱元璋给徐达送了一只烧鹅,然后徐达就死了。
可这些野史压根没有半点用,顶多只能图一乐。
咳!
另外他还知道,徐达女儿好像很漂亮,很贤惠。
好像就没啥了。
“要不!来一场自曝穿越?”
不过在朱元璋面前自曝,几乎等于缓期死刑。虽说朱元璋貌似能活到七十岁,但是问题是,他会把你一家,包括九族,全都带走。
所以不能用自己知道的某些事情,来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
再说,他知道的其实也不多。
至于参加科举、当官,这个就更是想也不要想了,李可文章都不会写。
就连这日常公文的传达移交估计都吃力。
“可也不能就这么等死!”
……
“兄长,这屋顶修好了。”
李以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手中的尘土,很快便吹到了李可的床上,引来了李可的一阵咳嗽。
“咳咳咳!”
吓得李以连忙迎了上来,但很快,又把沾满了尘土的手给缩了回去。
“我不小心忘了这还是在屋里。”
李可倒是对这些东西,不会太在意,伸手示意没事,问道:“咳咳!李以你是做什么?”
李以便道:“做什么?”
李可:“就是拿什么赚钱,如何养家。”
李以便道:“我是铁匠。兄长你连这个也忘了?”
李可又问道:“那这一个月,能有多少月俸?”
李以:“这一个月,有八斗米。”
李可简单地算了算。
明朝一石好像是一百二十斤,八斗米,就是打个八折,那就是九十六斤米。
九十六斤除以三十天,除以两个人。
也即是说,每人每天只能吃一点六斤米,这还不包括各种盐油酱醋的支出,以及青菜、肉类的支出。
不过来这里也有三天了,这边什么伙食,他吃了三天,也基本上是清楚了。
虽说这两天,他也吃了不少鸡肉,但只要李可不傻都知道,那是病人才有的特殊待遇。
“哎~难啊!咳咳!”
“兄长你怎么了,怎么还一点都不见好,要不,我再让刘医士来给看看。”
“没事,其实已经感觉好多了。这不是还剩下有药。”
“我给兄长你端来。”
看到对方一个人在那忙前忙后,甚至估计都旷工至少三日了,李可的鼻子也是不禁一酸。
这世上有一种人,他对赚钱没兴趣,他对娶老婆没兴趣,他不与亲戚交往,他没有朋友,所以他不会为任何事情所感动,
然而今日,却不知为何,会为了这么一个身高一米七几、近一米八,满腮满颔的胡须,都长到鬓边的人,关键对方还是男的而感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接过对方递过来的药,“兄长我喂你!”
“免了!”
“那你自己喝,小心烫。”
李可便问道:“李以,你为何对我这么好?”
这话有点明知故问。
李以便道:“因为你是我兄长啊,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