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 第十章 你这是在玩我们呢

第十章 你这是在玩我们呢

    翌日。
    华盖殿。
    早朝把正事都商量完了以后,李善长便一个人单独出列,“陛下,臣还有事要奏!”
    而华盖殿的上方,此时坐在上面的朱元璋,听了李善长的话后,也不禁是皱了皱眉头。
    毕竟……
    方才不是已经把事情给商量得差不多了?
    这正准备抬起来的屁股,此时也不得不重新又坐了回去。
    “左丞相,你还有什么事要奏?”
    李善长也是一脸高兴的表情道:“陛下,礼贤馆,昨日似乎是来了一位贤才。”
    这话题朱元璋自然是感兴趣,毕竟他如今连六部的官员都还凑不齐呢。
    哪有古代的皇帝,自己立国了,结果却是连官员都凑不齐的。
    当即便激动了起来,“你快说说,谁来了?”
    朱元璋这么一问,其他人也都好奇了起来,尤其是这浙东文人这边。
    李善长便道:“这个人,可能陛下并不认识。”
    “哦?”朱元璋方才那么一问,肯定是以为某个江南的隐士出山了,可听了李善长这么一说,顿时又感觉有点不是很对。
    李善长哪里不清楚朱元璋的心思呢,便又道:“此人,目前还很年轻,约莫,也就是二十岁,据他自己所说,他未曾有读过什么书,甚至连字,都写不好,但臣以为,此人的才略,就是比之在座的,恐怕也不遑多让。”
    就爱卖关子,就爱卖关子!
    整得朱元璋接下来都有点急了,问道:“你说了那么多,所以此人到底是谁?”
    李善长便道:“回陛下,此人名叫李可。”
    “李可?”
    不知情的人都开始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你认识?”
    “不认识。”
    “这名字确实没有听说过。”
    李善长又道:“陛下,陛下可曾还记得,前几日,您还让我们一起商议这迁都之事?”
    坐在上面,一脸姿貌雄伟,奇骨灌顶的朱元璋便道:“是有这么一件事。”
    李善长便又道:“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但是,听了以后,都让陛下觉得不是那么地满意。毕竟他们所说的,大多都不过是老调重弹。臣一开始看了此人的文章,也是一惊……”
    好吧!
    朱元璋受不了了,“左丞相,你赶紧说,可别在这卖关子了。”
    李善长只好道:“此人提出,不管是南京,还是北京,皆可以成为京师。”
    “这里的南京,就是如今的应天府。”
    “而北京,则是如今的大都。”
    “至于长安、洛阳、汴梁这些地方,则全部被他否定了。他的理由也很简单,长安、洛阳,隋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没落了,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漕运,才能把十分之一的粮食给送到长安,洛阳兴许好一点,但洛阳比长安土地更加地狭小,若是将来不想没饭吃,学隋唐当逐粮天子,就不应该定都在此二处。”
    朱元璋听罢也是问道:“那汴梁呢?”
    李善长道:“汴梁,李可在文章中说,那本是宋太祖、宋太宗北伐的军营,那地方本就不适合作为国都,只是燕云十六州一直没能要回来,最终才不得不把国都临时建在那,这不是说这个地方好,而是,对当时的大宋而言,能选的,也只有这么一个地方了。”
    朱元璋听了以后,又问道:“那南京呢?就是应天府,他说应天府适合作为国都?这又是什么道理?”
    李善长便道:“这就不得不提到他所提到的塞王体系了。”
    朱元璋:“什么玩意?”
    李善长:“回陛下,是边塞的塞,王者的王,塞王体系。简单地说,就是以南京为首都,再把陛下的儿子分封到陕西、山西等北方地区,在长城一线,汴梁-山东一线,以及南京的西部一线,分别设置各种王府,让他们一起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其职责包括,但不仅局限于巡视边关、修筑防御工事、组织军队训练等。”
    这边身为御史中丞的刘基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口水唾沫都快要被他喷出来,“那这样岂不是要变成七国之乱?陛下,这行分封之事,万万不可啊!”
    朱元璋看了看刘基,也觉得有道理,“咱还以为你这人能多有才呢,这不是弄得七国那么地乱?李善长,你这不会是糊涂了吧?”
    李善长一点都不慌,因为一开始,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随后李善长便道:“文章中,对如何限制塞王的权力,也做出了解释,可以限制塞王手底下士兵的人数,藩王之间,也可相互制衡,文章里说,保大明五十年,应该没什么问题。”
    所有人:“……”
    朱元璋顿时就不乐意了,问道:“那五十年后呢?”
    李善长便道:“这有两种可能。”
    朱元璋:“什么意思?”
    李善长便道:“文章中说,定都南京,有利于大明成为海上强国,反之,定都北京,则大概只能成为陆上强国。”
    朱元璋眉毛都不禁是皱起:“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