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船容易下船难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船容易下船难

    前来观礼的这些番邦使臣,哪里见识过此等酷刑。
    瞪圆了自己的眼睛,除了震惊之外,就剩下恐惧了。
    他们发誓,一定要将今日看到的东西,传递回自己的回家。
    一定要告诫自家王,千万不能与大明作对!
    也不知道是刽子手刀法不行的缘故,还是大越国国王的承受力太差的缘故。
    行刑还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彻底没有了呼吸。
    也不知道是疼死的,还是被吓死的。
    但最终结果还是不错的,大越国国王的死,成功将这些番邦使者们震慑住了。
    最后这才命人将大越国国王的尸体抬下去。
    至于围观的百姓们以及那些番邦使者们,李明浩也懒得去搭理。
    什么都没有说,直接扫了众人一眼后,这才拂袖而去。
    ……
    皇宫深院之中。
    朱允炆得知所有事情的经过有,脸色越发苍白。
    他不明白,那个废物兄长,为何会突然变的这般厉害。
    让以往对自己疼爱有加的皇爷爷,如今好似将自己忘掉了一般。
    心中的恐惧越发强烈,最终转变为浓浓的仇恨。
    对皇孙朱雄英的仇恨,因为在他的眼中,那个位置就是属于他的,任何人都不能将之夺走!
    只是皇兄最近一段时间风头正盛,早已经将他昔日的光辉掩盖了下去。
    加上之前遭受到皇爷爷的训斥及父亲的惩罚,可以说如今的自己,话语权越来越轻了。
    这让朱允炆的心底越发不安起来,甚至感觉到自己离那个位置越来越远了。
    强行压低自己的声音,面容狰狞扭曲低吼着:“朱雄英,你为何还不死,为何要夺走属于我的东西?”
    朱允炆暗骂老天不公的时候,昔日那些选择站队他这边的文官们,也逐渐感到惶恐。
    随着皇孙朱雄英展现出来的能力,他们便感觉到,他们距离希望中的结果越来越远。
    如今更是感觉到,他们当日的决定,与现实在背道而驰。
    所以偷偷聚集在一起商议,看看是否能够商议出其他办法。
    皇孙朱雄英如今在朝堂上的威望越来越高,而他们这些官员们多年在私下中的布局,也在逐渐土崩瓦解。
    再想不出应对之策的话,谁也不会知晓自己最终的下场会是什么样。
    朝廷接二连三的改革改制,直接将他们隐藏多年的羽翼给剪掉了,从而导致,他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之前皇孙朱雄英的身体不好,一副随时都有可能夭折的样子。
    甚至陛下已经对其不抱有什么希望了,这才开始培养朱允炆。
    而他们这些文臣早就暗中布局,待陛下驾崩后,朱允炆一上位。
    他们便会将朱允炆架空,由他们这些人来做帝国的掌舵者。
    到时候将朱元璋定下来的弊政清除掉,绝对不会再让圣人子弟蒙羞,受委屈。
    只是谁又能够料到,一个将死之人,居然会挺了过来,并且还能够上蹿下跳,展现出过人的能力与手段。
    通过税务院与监察院,直接让朝廷的国库充盈起来。
    后来又推行一条鞭法与考成法。
    再次将他们的布局打散不说,反而朱雄英在朝堂中声名鹊起。
    现在好了,又改了科举制度,可以说直接动摇了他们这些圣人子弟的根基。
    只要日后朱雄英坐上那个位置,那么他们这批圣人子弟,毕竟是朝廷上最后一批圣人子弟。
    想到这里,黄子澄开口道:“我们绝对不能让圣人贤才在我等这一代断绝,绝不能让朱雄英坐在那个位置上!”
    他是朱允炆的老师,最早陪伴在朱允炆的身边,也是第一位站队之人。
    只是随着朱雄英身体的好转,朱允炆这一脉的人,就越来越没有存在感。
    当然,不是他黄子澄不想表现,而是他自己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所以,一直以来,他表现出来的东西,只是好好教导朱允炆学习圣人书。
    实则他是在等尘埃落定之际,再帮助他们这一派系的人摇旗呐喊。
    只是原本在心底计划好好的事情,却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得越发扑朔迷离起来。
    尤其是科举制度的改革,科考内容不再是四书五经,不再通过八股取仕。
    如此一来,他们这些文臣原本打算暗中掌控朝政的梦想便如此破灭了。
    尤其是杨士奇与这个李明浩二人。
    如今风头正茂,全都是通过科举走出来的士子。
    其妖孽程度远超常人,如若不是这种新型科举制度,这类人,到最后,充其量也就是一介武夫而已。
    到那时,只要自己等人略施小计,便可以轻易将之拿捏,生死完全掌控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可是随着朱雄英地位的逐渐稳固。
    那些以往对朱雄英不满的官员们,也逐渐转变了自己的想法,不再认为陛下荒谬。
    反而觉得朱雄英提倡出来的建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