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些猎户的尸体映入一行人的眼帘。
“大人,前往发现猎户的尸体!”
在前面探路的差役急忙跑回来禀报。
片刻后,这些尸体便被差役们包围,并且还有一名殓尸馆对这些尸体进行检查。
从这些猎户的神情上推断,他们这些人到死都没有察觉到是谁对他们下的黑手,是谁要了他们的命。
其次,查看这些猎户的装扮,结合之前前往衙门报官百姓的讲述,便可以断定。
这伙猎户,就是前段时间狩猎失踪的百姓。
随着殓尸馆一番探查后,最终断定出这些猎户的真正死因。
与之前的那些尸体一样,这些猎户也是死在弓箭之下。
只是这些箭簇看起来过于怪异,绝非是大明内普及的寻常箭簇,也不是狩猎人自制的那种箭簇。
越看越是心惊,谁都不知道,自己身边什么时候出现一支造型完全不同的,军需箭簇。
这里发生的事情,一定不简单,一个处理不当,整个奴儿干都司的官场,都有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动荡。
调查到这里,结果已经显而易见。
一行人再也不敢继续深入,生怕遭遇到同样的待遇,急忙反回城中,向行省长官汇报此事。
官员将箭矢拿在手中,仔仔细细观看一番后,确定不是大明之物后。
急忙下令道:“速速将这些凶器送至京城!
就说这里隐藏着一股不为人知的势力,请皇孙殿下定夺!”
事关重大,谁都不敢怠慢,更加不敢耽搁。
很快,这些凶器便被送入皇城。
朱雄英在第一时间便将刑部尚书与兵部尚书叫了过来。
让他们好好的辨认一下,这种箭簇出自哪里?
不曾想,两人观看一番后,也是一头的雾水,纷纷表示自己也没有见过此等款式的箭簇。
只因为这种箭簇的样式与大明自制箭簇有着显著的差别。
更与蒙古人的箭头有着极大的区别。
不是大明内部制造的箭簇,也不是蒙古人的箭簇。
这就奇了怪了,奴儿干都司之地,怎么可能还会有其他势力呢?
就在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朝堂中,一位年轻官员沉吟道:“有没有一种可能,此等箭簇是前朝,又或者更早时间的东西?”
此言一出,众人瞬间觉得眼前一亮。
急忙去查阅典籍,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些有利的消息。
一刻钟后,一位官员拿着典籍道:“这种箭簇,以前的确出现过,出自金国的女真一族!”
闻言,众人再次松了口气。
毕竟从古至今,女真族就是一支不成气候的小部落。
哪怕是在前宋时期辉煌过,成立过金朝。
即便是对中原之地很不友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如今却已然成为了过去。
在蒙古人残忍的屠杀下,如今的女真族,根本就不足为虑。
于是,群臣简单商议一番后,决定将结果呈送给皇孙殿下。
其实,在朱雄英的心中,箭矢出现的那一刻,他的心底就已经猜到了些许的结果。
但秉承着谨慎的态度,更想着让案件能够死角落地,而非依靠推测为定论。
这才让兵部与刑部好好的探究一番。
毕竟,那个民族为中原大地造成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
“启禀皇孙殿下,凶器的来源已经查明!”
听到这样的话语,朱雄英故作疑惑道:“详细与本皇孙说说。”
兵部尚书急忙继续开口道:“根据典籍中的记载,此类箭簇最早出自金国,也就是关外女真部落,是金国遗留下来的东西!”
这个结果与自己心中的猜测不谋而合,还真的是那些女真人干的。
之前自己就与皇爷爷说过,这些女真人的野心甚大,应趁早灭之。
但皇爷爷始终都没有下达任何针对女真族的命令。
朱雄英站在原地沉思,该派谁率兵前往。
而下方的兵部尚书与刑部尚书见皇孙殿下不吭声,两人对视一眼后,都觉得气氛很是不好。
恐怕皇孙殿下因为女真族的缘故,应该是动怒了。
深吸一口气后,压下心头的怒火,朱雄英这才开口道:“此事关乎甚大,明日早朝时,再议!”
天刚蒙蒙亮,皇城的钟鼓声便穿透薄雾,回荡在紫宸殿上空。
朱雄英身着明黄色常服,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文武百官。
殿内檀香袅袅,却掩不住空气中弥漫的凝重。
昨日从奴儿干都司送来的箭簇,此刻正摆在御案左侧,锈迹斑斑的金属表面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朱雄英的声音打破沉寂道:“诸位爱卿,奴儿干都司百姓遇害之事,想必大家都已知晓。
那箭簇经考证,确系女真遗物,此事你们怎么看?”
吏部尚书率先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