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指尖酥 > 第二十一章 斋节

第二十一章 斋节

    “哎”
    坐在骡车上的沈云姝靠在杜锦香肩头,第n次叹气。
    “别烦恼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待会咱们去寺里上柱香,说不定佛祖保佑,就想出主意了?”杜锦香安慰道。
    “那得捐多少香油钱?我这么穷,佛祖肯定不会理我的。”沈云姝是坚定的唯物主义,对拜佛的效果期望值很低。
    王氏又安慰了几句,沈云姝还是懒懒的,兴致一直不高。
    天禅寺是百年古刹,在城外十里的玉清峰上,每年斋节都热闹非凡。这会骡车离山脚还有一里路,来来往往的行人马车就开始排起了队,伸长脖子往前看去,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头。
    “这么热闹?这得多少人哪!”
    王氏咂舌。
    “斋节的时候,除了天禅寺素来有名的斋饭,山脚下还有集市,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逛逛。寺里还有讲经大会,来听的都是城里贵人,我上一次来的时候,人也有这么多呢。”
    一直恹恹的沈云姝忽然一下坐直了身体。
    “有集市?”
    还有贵人?
    “是啊,前面一里路,两边都是,卖什么的都有。”杜锦香以为她是想看热闹,笑道,“你要是想逛逛,咱们这会下车正好走过去。”
    沈云姝点头:“好,去看看!”
    王氏和车夫打了声招呼,一群人下了骡车,穿过车流,进入了热闹的集市。
    说是集市,其实就是在路两边搭了棚子,棚子下摆了一个个小摊,卖的东西都是城里常卖的。倒是那些背着筐子来的农家汉子,摆出来的东西少见些。
    沈云姝不是来买东西的。她观察四周,这条路很宽,中间走马车,两边走行人。马车载着人皆是直接穿过,不会在集市停留,这里吸引的还是普通百姓居多。
    沈云姝刚想问问斋饭在哪卖,就听旁边沈稷忽然道:“姐,有人在卖麻糬团子!”
    她立刻顺着沈稷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瘦瘦的男子面前围着一圈孩子,他手里举着一个稻草扎成的把子,上面插着一串串麻糬团子,和王氏在学堂门口卖的一模一样!
    “这天杀的贼,这么快就将别人的本事学去了,真是好不要脸!”
    这段时间王氏眼看着沈云姝为了想个好主意天天烦恼,结果刚卖没多久的麻薯团子又被学了去,也是气得不行。
    沈云姝却不像上一次那么激动,她从怀里掏了几个铜板递给身后的廖歆儿。
    “出来还没给你们买吃的,去买几个尝尝。”
    廖歆儿会意,接过铜板拉着杜锦堂和沈稷凑了上去。
    没一会三人回来了,一人拿着一串团子,沈云姝从沈稷手里那串上拿了一颗尝了尝。
    糯叽叽的,口感稍微软了些,黄豆面的质量比她用的差些,没那么香,但普通人吃不出来,作为小零嘴也够了。价格和她家差不多,倒也不贪心。
    大家分着尝了尝,一时都没说话。
    廖歆儿鼓着小嘴,很不开心。她本想好好批判一下这个团子,吃了一颗后,却发现找不出哪里特别不好,倒让自己沮丧起来。
    “好了,咱们家的不是一直也卖得挺好的?汴城这么大,还容不下咱们两家?再说咱们以后要做喜馒头生意,麻糬也不会卖很久的,这钱就让别人赚吧。”
    看沈云姝不生气,其他人也不再提这事,跟着杜锦香上山找吃斋饭的地方。
    顺着台阶而上,不一会就到了山腰上一处宽敞的平台。平台七八亩地大小,地上铺了平整的青砖,四角几棵古树枝繁叶茂,遮住了日头。
    空处都搭了棚子,摆了桌椅,许多人围着桌子吃饭,最左边的棚子里有十几个僧人在忙碌,炊烟袅袅。取斋饭的人排着长队,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味。
    “就是这里了,前头进去就是观音殿,再往上走是大雄宝殿和讲经台。不过斋节期间后面只有贵人能进,咱们待会就在这里上香求签吧。”
    杜锦香领着大伙找了个位置坐下,又带着王氏廖源去买斋饭,沈云姝坐在桌边看着三个小萝卜头。
    她们在半山腰的位置,俯瞰山脚,密密麻麻的人群马车一览无余。
    这么大的人流,绝对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就看在这吃斋饭的人家,都穿的崭新整齐,肯定是颇有家底。这些都是她喜馒头生意的潜在客户啊!
    可要怎么把握住,打开一点市场?
    沈云姝的脑子就像被一个塞子堵住的水龙头,想不出东西来。
    斋饭端来,她心里有事,也没好好尝,其他人倒是都吃得很香。
    吃完斋饭要去拜佛,杜锦香问王氏要不要买些供品作供奉。
    “自然要的,这里可有什么讲究?”
    王氏惦记着家里生意还有矿场上的父子俩,给菩萨花些钱求个好运也是愿意的。
    “不用太讲究,普通人家准备点果子馒头灯油就行了。那些贵的东西自然有贵人捐。听说去年有户人家捐了一条金丝袈裟呢,那可不是咱——”
    咦,馒头?
    “我知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