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就是同为北方地区,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也是不同的,有些地方流传着从腊月二十三到过年的各种顺口溜,以此表达出按照中国农历从腊月二十三至大年三十期间的不同风俗习惯,有些地方称腊月二十三为祭灶节,人们会用糖瓜祭拜灶王爷,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将腊月二十四定为大扫除的日子,寓意着辞旧迎新;将腊月二十九定位蒸馒头的日子,寓意着来年生活平安喜乐富足吉祥如意蒸蒸日上。
请来聆听北方地区某些地方流行的关于腊月二十三的歌谣——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写福字,
二十五扫尘土,
二十六割大肉,
二十七宰小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对联贴门口,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灶王爷爷要上天,
糖瓜甜甜嘴儿粘,
粘住灶王爷好话传……
在绿子的姥姥家安丘磐石镇,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小年在安丘磐石镇称得上是一个重要节日,按照祖祖辈辈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心情愉悦喜气洋洋地迎接小年的到来,这里的主要习俗包括祭灶神、吃糖瓜、贴灶君像和剪窗花,如果将春节比喻成一首优美欢快吉祥的交响乐,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进行的所有活动就是这首交响乐的序曲,小年拉开了春节的帷幕,标志着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
这天早晨,和前几天的早晨一样,绿子起床后首先在宽敞明亮的大天井里自由自在地玩了一会儿,旭日东升,大太阳红彤彤的笑脸喜气洋洋,绿子心情舒畅,伴随着从梧桐树上飘落下来的阵阵鸟鸣,她在院子里蹦呀跳呀,蹦蹦跳跳,又是跳绳又是做操,玩得不亦乐乎!
姥姥笑眯眯地走到绿子面前,万分喜爱地拉着绿子的热呼呼的小手说:“宝贝疙瘩绿子,快到屋里读会儿书写会儿字,吃过饭好陪着姥姥一起辞灶。”
绿子扬起红扑扑的小脸蛋儿问姥姥:“姥姥,辞灶是什么,什么是辞灶呀?”
姥姥握紧绿子的手笑眯眯地说:“辞灶是什么呀,嗯,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绿子心中默默地想:“奥,老天爷,辞灶,到底什么是辞灶呀,我怎么从来没听到妈妈说过辞灶……辞灶是不是乡村的迷信行为?”绿子和妈妈在济南玫瑰镇生活了这么久,她却从来没有陪着妈妈辞灶过。
“姥姥,辞灶是不是一种迷信行为呀?”绿子看着姥姥满怀好奇地问。
姥姥笑咪咪地说:“辞灶可不是迷信,是老辈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绿子接着依然好奇地问姥姥:“姥姥,辞灶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辞灶应该很老很老了,像一个没用的老古董一样对不对?”
绿子这天真无邪的问话让姥姥忍俊不禁,姥姥轻轻松开绿子的手,抬头看看天上的太阳,再低头看着绿子说:“姥姥的宝贝疙瘩绿子呀,天上的太阳多么古老,可是人人离不了太阳,万事万物离不开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很老很老的东西也许是最宝贵的最有用的,宝贝绿子你把姥姥这番话牢记在心里吧!”
绿子对姥姥说的心服口服,绿子对姥姥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她向姥姥点点头说:“姥姥说的对极了,是呀,还有像河水哗啦哗啦流淌的河流,星星,月亮,青草,大树,等等,它们都很古老,可是世界上不能没有它们呀!姥姥我说的对不对?”
姥姥大声告诉绿子:“姥姥的宝贝疙瘩绿子说的对极了,说的好极了,百分之百对!”说到这里姥姥抬起左手看看手腕上戴的卡通手表,说给绿子:“好宝贝绿子,时间来得及,咱们听你妈妈的话按计划进行,你抓紧时间完成你的晨读任务,姥姥拾掇饭菜,现在绿子弄明白了辞灶的意义,早饭后你愿意陪着姥姥辞灶吗?”
绿子脱口而出:“我一万个愿意!”
早饭姥姥做的和每顿饭一样好吃,金灿灿的红枣小米粥,煮鸡蛋,香喷喷的白菜猪肉饺子是姥姥今天早上现包现吃的,比起妈妈在超市里买的速冻饺子,姥姥亲手包的水饺太香了,简直香掉牙了。
上午九点半,绿子陪着姥姥开始辞灶。
姥姥首先将天井东侧压井边高高的水泥台上的洗脸盆里倒满温水,接着和绿子用舒肤佳牌香皂仔仔细细把手洗了三遍,特意用一块簇新的毛巾两个人擦干净双手,紧接着姥姥和绿子前后脚走进北屋里,姥姥拿出早已备好的灶王爷像贴在雪白的墙壁上,转身打开壁橱,从中拿出三个洁白的盘子摆在灶台上,又拿出一个装满麦粒的茶碗摆在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