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武库遗址t09探方,出土带赵高面容的噬体陨石,检测显示含强时空怨念,与《史记·赵高列传》记载形成‘时空互文’。”
黑气散尽后,碎片恢复为普通陨石,高要的面容消失不见,只留下一道淡淡的青铜铭文。易小川将碎片收入玉匣,发现崔文子正看着他腕间的宿命纹,眼神复杂:“先生的纹路又进化了,已经能与星锁产生共鸣,看来距离‘时空坐标’形态不远了。”
洛阳城的钟声敲过三更,陨石雨渐渐停歇。易小川站在武库废墟中,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心中却沉甸甸的。遁甲盟的出现,高要残魂的异动,还有宿命纹的进化,都预示着时空乱流正在加剧。
“崔老丈,”他忽然问道,“我师父……易川,当年有没有说过,十二道刻痕全部完成后会怎样?”
崔文子沉默良久,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帛书,上面画着易小川此刻的模样,正将十二枚星锁嵌入岁星盒:“他说,当最后一道刻痕闭合,时空图书馆就会显现,届时……所有逆行者的命运都将揭晓。”
晨风穿过武库的断壁残垣,带着一丝凉意。易小川握紧手中的玉匣,里面的星锁和噬体碎片正在轻微震动,仿佛在呼应遥远时空的召唤。他知道,下一道刻痕将在张道陵创五斗米道时出现,而他必须在那之前,找到散落的宝盒残片,阻止遁甲盟的下一步计划。
在他身后的云台观碑刻上,不知何时多了一行新刻的铭文:“建武中元二年,北岩山人于洛阳武库封星锁,破遁甲之术,此为第三道刻痕。”字迹苍劲有力,带着时空穿梭的沧桑,仿佛是未来的他在此刻留下的印记,又像是此刻的他为未来写下的预言。
而这,仅仅是北岩山人在东汉棋局中的第一步。当他转身走向晨光时,腕间的青铜铭文在朝阳下闪烁,隐隐透出下一个时空锚点的坐标——蜀地鹤鸣山,张道陵的道坛之前。那里,正等待着他去布置第四道时光刻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