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上班伊始,沈箐代表c公司跟h企业签订了供货合同。
c公司新招聘的16名员工也悉数报到入职。送边小琪回北京后,秦科立即投身到对新员工的技术培训当中。为了让新员工尽快成长起来,发现能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他亲自制定培训课程,亲自授课。培训日程定为两个星期,半天讲课,半天操作实践。他要求没有具体工作任务的老员工,也要参加新一轮的技术培训。
他不从枯燥的理论知识培训开始,而是从h企业的网络工程合同入手,讲解工程中需要用到的c公司各种型号的设备,涉及网络规划设计、网络配置、网络测试等诸多内容。在培训过程中,每当关联到一个技术知识点,他再予以详细讲解。
他对员工说,如果没有特别好的记忆力,想单纯靠记忆来记住知识要点,很难。他让她们把理论知识跟网络设备以及实际网络需求结合起来,既有助于她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她们尽快了解和掌握c公司设备的结构、参数、性能和操作。
他站在讲台上,无需照本宣科,在幻灯片和设备操作界面之间来回切换,把c公司设备的结构、参数、性能、特点和操作配置,娓娓道来。
坐在下面听课的员工从未见过像他这样无需看技术资料,就能信手拈来的技术高手,也从未接受过这种先实践后理论的培训方式。她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跟着他的思路,看着他的操作,听着他的讲解,唯恐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他让每一堂课的效率达到最高,让每一个人都有很大收获。
他又不独断专行,乐于跟员工沟通,听取她们的意见,以改进自己的讲课语速和深度,把重点知识反复强调,让员工加强记忆。
他学北京总部培训老师裴宇航的教学方法,在操作实践课上,也设置一个技术陷阱,让学员去破解,以提高她们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每天下班后,他不回家。吃完晚饭,他总是回到办公室,在准备完第二天的讲课内容后,又准备c公司的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
(二)
一般来说,一个人敢坐在距离讲课老师最近的地方,要么是对自己有自信,要么就是有强烈的求知欲。从第一天开始,秦科就注意到坐在最前排的四名新员工。一个活泼好动的女员工叫柳雨薇,一个文静内敛的女员工叫江嘉允,一个自信开朗的男员工叫曲洪亮,一个少言多思的男员工叫伍明昭。
为了测验新员工的技术水平,他把第一天的考试内容加了一定难度,让李童和严小冬这样的老员工,也才勉强过及格线,但这四名新员工却都过了70分。柳玉薇考了77分,江嘉允考了80分,让他对她们四个人刮目相看。
根据他观察,这四名新员工上课都能聚精会神,紧跟他的节奏,不但记住了他的讲课内容,还能举一反三,积极主动提出她们的见解和思路,因此,他愈加留意这四个人。
在操作实践课上,他把16名新员工分为四组,指定柳雨薇、江嘉允、曲洪亮、伍明昭分别担任四个小组的组长,带领各个小组,执行他下达的设备组网和故障排除的任务。
这一天晚上,时间已过9点。他跟边小琪通完电话后,准备起身回家,柳雨薇和江嘉允敲门进来。看着两个笑容满面的年轻女孩,他笑着说道:“这么晚了,你俩还不回家吗?问题解决不了,我明天会讲解清楚。”
柳雨薇兴奋地笑道:“秦老师,我和嘉允把设备故障解决了。现在想请您过去,看看我俩做得对不对。”
对于柳雨薇和江嘉允能快速破解自己设下的陷阱,秦科感到好奇。他起身跟着俩人,走进实验室,经过仔细查看和测试,发现她俩确实完全解决了设备故障。他表扬道:“问题的确解决了。你俩做得不错。”
在前两天的操作实践环节里,秦科只设置一个技术陷阱。今天,他有意设置了一环套一环的两个技术陷阱,又通过一个不起眼的参数把两个问题衔接起来。如果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网络协议的深刻理解,很难找到设备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认为一般人可能会找到一个陷阱,即使能找到两个陷阱,也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出那个被他特意配置错误的重要参数。到下班时间,不出他所料,没有一个小组能排除设备故障。他没有让新员工加班,说他明天会详细给她们讲解。柳雨薇和江嘉允却不服输,不下班后,也不去吃晚饭,而是继续合作,找到了设备问题的关键原因所在。
看着两个神情兴奋的姑娘,他笑道:“说说看,你俩是怎么发现这其中的机关的?”
柳雨薇抢先说道:“秦老师,您这次设置了两个故障点,还通过一个参数把它们关联起来。我和嘉允各自找到了一个故障点,但还是没有解决整个设备的问题。”
江嘉允说道:“秦老师,我俩俩不甘心,开始分工,我负责查找网络协议的详细说明,雨薇负责反复测试验证。我俩花了四个多小时,才发现您隐藏的那个参数。您可真用心,设计了这样一个连环套。”
秦科笑道:“你们俩不但能坚持不懈,还能分工协作,有这样的思维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