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的笑声又传了出来,是于兰被江野逗乐的动静。
他顿了顿,低声道:“这孩子聪明,懂事,能力也确实有。拍出来的东西……我虽不喜欢,但能抓住市场,是个好苗子。”
李雪建看着他眼底那点藏不住的认可,没再打趣。
看来壮壮是想帮这孩子一把了……
正想着,厨房门开了,江野端着盘子出来,看见李雪建,赶紧停住脚步。
“李李老师?!”
“怎么,只认识你导师,不认识我这把老骨头?“
李雪建笑眯眯的,眼角的皱纹堆成温暖的褶子。
他的妻子是于兰的亲侄女,算起来是田壮状的表弟,两人的关系一直挺好!
“哪能啊!”江野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热情的握住前辈的手,“我奶奶看了您演的《焦裕禄》二十多遍,每次看到您啃窝头那场戏就”
“就哭是吧?”于奶奶接过话头,拍了下侄子的胳膊,“雪建啊,你这孩子打小就会惹人哭。”
“姑妈,这可不兴说啊……”
四人围着石桌坐下。
江野眼疾手快给各位斟茶,轮到李雪建时特意双手捧杯:“李老师,您《水浒传》里宋江喝毒酒那场戏,我当教材反复拉片学习……”
“少拍马屁。”田壮状有些无语的打断他。
这小子就是那种给个杆子爬的贼快的这种,再聊下去,他怕这家伙又要让自己的表弟去给他“客串”了!
他可是了解过自己这学生拍这部戏的操作。
什么玩意?现在拍戏的导演都这样了吗?
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的脑子确实转得快。
江野被田壮状怼了一句,倒也不尴尬,转头看向李雪建:“李老师,刚听田老师说您最近在排话剧?我前阵子看了您早年演的《九·一三事件》录像,那台词功底,真厉害啊!我们公司签了个新人,非科班出身,台词总差点劲儿,您看能不能……”
他话没说完,就被田壮状瞪了一眼:“吃饭都堵不上你的嘴?”
江野嘿嘿一笑,没再往下说,却把期待的眼神落在李雪建身上。
李雪建夹菜的手顿了顿,放下筷子擦了擦嘴。
他不是没听出江野的意思,借机会让新人跟着话剧排练见见世面,是好事,但剧院的排练场规矩严,不是谁都能随便进的。
他看向田壮状,眼神里带着点你这学生果然得寸进尺的无奈,刚要开口婉拒,就见于兰端着汤碗过来了。
“雪健啊,”老太太把汤往桌上一放,声音温和却带着分量,“孩子们想学好,是好事。你排戏的时候,让他们去旁边看看,哪怕就学学怎么站台风呢,也是个长进。”
她转向江野,“但有一条,去了就得守规矩,不能给你李老师添乱。”
李雪建见姑妈开了口,立刻答应下来:“姑妈都发话了,还有什么说的?让孩子准备准备,下周一直接去剧院找我,先跟着看两周,表现好再说别的。”
江野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还绷着,赶紧站起来给李雪建添茶:“李老师,您放心,我一定让那孩子老老实实的,绝不给您添麻烦!”
他原本还在发愁怎么提升白鹭的演技,毕竟新戏马上就要筹备,女主角要是撑不起来,再好的剧本也白搭。
报班?
市面上那些表演培训班,水分太大,教出来的都是套路化的表演,根本不够看。
但话剧不一样。
话剧舞台没有ng,没有剪辑,演员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情绪爆发,都必须精准到位。
两个月的话剧排练,哪怕只是旁观,对白鹭这样什么都不懂的新人来说,都是质的飞跃。
更何况,带她的是李雪建。
中國话剧界的泰山北斗,金鸡、百花、飞天、金鹰大满贯得主,代表作《焦裕禄》《水浒传》《杨善洲》……
随便拎一部出来,都是教科书级别的表演。
这种机会,可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
江野决定把李老爷子的重要性往前面提一提,好好搞下关系。
以后要是签下小花,那些什么小田,椰子,赛文之类的,都可以扔过去锻炼一下演技……
嘟嘟其实也应该去……
李雪建摆摆手,笑道:“行啦,你小子也别光顾着高兴。话剧排练可不是闹着玩的,每天八小时起步,台词、走位、情绪,一样都不能马虎。你那新人要是吃不了苦,趁早别来。”
“吃苦没问题!”江野立刻保证,“那丫头虽然是个新人,但肯下功夫,就是缺个好老师带。”
田壮状在旁边冷哼一声:“你倒是会顺杆爬。”
江野嘿嘿一笑,也不反驳,转头对于兰奶奶道:“奶奶,您这酱黄瓜腌得真绝了!我能不能再打包一罐带走?”
老太太被他逗得直乐:“行啊,待会儿给你装两罐!”
……
临出门时,田壮状把江野叫住,站在四合院的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