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前尘漫忆,天机七妹缘临。争说娇娥担重责,侍病扶夫意倍真,家常上下询。
究病深深因应,堪谁载载伤神。问梦寻医斟妙道,终是曾经竞作尘,身消祖地存。
破阵子?分析
听了董醉说已经订婚的女子提前到夫家生活的情况确实存在,夏草迫不及待地接着说:“1882年,15岁的文七妹到12岁的未婚夫毛顺生家生活。你们想想啊,那个时候,女孩子15岁就到未婚夫家,肯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呀。我琢磨着,主要目的就是引导毛顺生耕种他家那十亩左右的自家田地。毕竟毛顺生才12岁,对于种地这种事儿,肯定还一知半解呢。同时呢,也是为了照顾生病的未来婆婆。”
董醉脸上挂着那招牌式的苦笑说:“15岁的文七妹到未婚夫家生活,这事儿在史证方面,目前确实还没啥有力的依据。不过你说她作为主要劳动力,带着12岁的未婚夫学种地,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倒也说得通。可你又说她是去照顾未来婆婆,这你到底是咋推测出来的呀?这里面的门道,可得给我好好讲讲。”
“首先呢,”夏草瞬间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们仔细想想,如果不是未来婆婆病了,毛顺生家里有毛翼臣夫妇呢。虽说毛翼臣有眼疾,可再加上12岁的儿子在旁边帮忙搭把手,怎么着也能把家里的事儿应付过来吧。为啥非得把未婚儿媳提前接到家中帮忙呢?要知道,文七妹自己的家境也不是啥大富大贵之家,也过得紧紧巴巴的。所以啊,我左思右想,推测这个未来婆婆刘氏在那个时候应该已经病了。而且呢,我们已知刘氏是1884年去世的,算起来,这病前前后后折腾了二三年呢。在当时那个社会环境和条件下,能拖这么长时间,又特别需要家人精心侍候的病症,肯定得是那种慢性的、折磨人的病。”
“哦?这到底是什么病症,能这么折磨人?”董醉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村愚也在一旁用力地点点头,显然,他也被这个问题挠得心里直痒痒,好奇得不行。
夏草见状,接着猜测分析起来:“在当时,生活环境那叫一个恶劣,医疗条件更是差得没法说。文七妹的未来婆婆刘氏,极有可能是患了慢性进行性肺结核。你们想想,这种病的症状,长期咳嗽,时不时就低热,晚上睡觉还盗汗,人也越来越消瘦,浑身没劲儿。再加上当时大家普遍营养不良,日常劳作又过度劳累,要是再合并其他疾病,那情况可就更糟糕了。最终呢,就会导致肺组织严重破坏,出现空洞,还反复咯血。而这种疾病,通常经过1-3年的慢性消耗,患者不是呼吸衰竭,就是因为大咯血窒息而死亡。巧了,刘氏在二女儿出嫁后,两年就去世了。刘氏去世的时候才38岁(1846-1884),这个年纪,正好是这类疾病的高发年龄段。那个时候,医疗水平低下得可怜,多数疾病根本就没有明确的诊断记录,所以史料里没记载她具体死因,这也是很常见的事儿。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推测,产后并发症、肺结核、胃肠道传染病或者慢性消耗性疾病,这几种都有可能是她的死因。但要说到具体细节,现在可真是无从考证了。不过呢,咱们仔细分析分析,当时的情况,产后并发症基本可以绝对排除。而后三种疾病里,最需要人长期精心照顾的,那就只有肺结核了。”
“不对呀,”村愚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不得了的事儿,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一脸认真地说道,“我记得很清楚,当时韶山冲确实有一些人患了类似现代人说的肺结核病,症状可吓人了,高热、剧烈咳嗽、咯血、呼吸困难,那些患者常常在数周内到3个月的时间,就因为呼吸衰竭、败血症或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了。这和你说的不太一样啊。”
夏草听了,不慌不忙,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那笑容里仿佛藏着对这个问题的十足把握。她耐心地解释道:“肺结核其实分为急性重症肺结核和慢性进行性肺结核。在那个没有抗结核药物(像链霉素、异烟肼等,这些药到20世纪中期才广泛应用)的时代,肺结核的死亡率高得吓人,多数患者在感染后1-5年内就会死亡。那些急性重症患者更惨,可能短短数月内就离世了。不过呢,也有个别体质特别强的,病情可能会迁延更久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肺结核在历史上被称为‘白色瘟疫’,简直就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传染病之一。所以我才推测,刘氏可能是死于慢性进行性肺结核。说不定在文七妹到未婚夫家生活之前,刘氏就已经生病了。之所以要求文七妹过来,很有可能是刘氏病情加重了,身边特别需要人照顾。一方面,毛顺生当时还小,不懂事,根本不懂得怎么照顾生病的妈妈,而且他又是个男孩子,有些细致的事儿,他也照顾不了妈妈。另一方面,毛翼臣又有眼疾,照顾起来也诸多不便。这么一看,让文七妹来照顾,那可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了。”
村愚听完,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像是被夏草的分析说服了,抢着说道:“夏小友,你这一番分析,前前后后一琢磨,好像还真挺合情合理的,让人不得不服啊。”
“即便在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