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 > 第15章 这不是造纸术,这是仙术哒!

第15章 这不是造纸术,这是仙术哒!

    “先生莫要取笑于我!我虽然愚笨,却也知道价廉者必糙,价高者必精的道理!”
    “”竹简便宜,却笨重难携,一张竹简之上也只能写上几个字;绸缎方便柔顺,但造价高昂,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又怎么可能会有价格如竹简而优良如绸缎的纸?”
    扶苏声音中有些气愤。
    这般简单的道理,哪怕是傻子也是知道的,姜承奕还要用这话耍弄自己,不就是把自己看得连傻子都不如吗?
    姜承奕虽然是他的老师,也是世间罕有的大才,但也不能这般羞辱于他!
    扶苏气愤不已,可与他一墙之隔的赢政面上倒是又露出几分思索之色。
    其中夹杂着一股异常浓烈的渴望。
    姜承奕刚刚说的话他都有在思考。
    他也发现了,自己等人还是有些太过自负了。
    他们向来习惯高高在上,认为自己等人只要愿意,就能将所有已知的政策全部完美无缺地执行下去。
    但当他按照姜承奕提示的方向去思索下去的时候,才猛然惊觉,他们的确忽略了这一点。
    一本书的字数少则上千,多则数万!
    一个人想要抄完一本书,至少也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先不提那群各个须发皆白的老诸子身体能不能吃得消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就算是能,他们也没有合适的用于抄写的工具。
    若是用竹简,虽然价格低,抄上几本书,竹子就多到要用车马去运送了。
    而且大秦的竹子也不是一年四季都能长出来的,若以“让百姓能读上书”的目的,就算是把所有竹子都砍伐一轮也绝对不够。
    可若是让他们用绸缎去写,那恐怕书还没抄完,大秦的国库就已经因为造了这么多绸缎而耗空了。
    届时这个方案虽然能平息一部分百家诸子的怒火,但是却不能获得百姓的拥戴。
    百姓不读书就会愚昧,而且他们身上的确受到了一些压迫。
    要是六国余孽发动叛乱,他们还是会因此被六国余孽策反,成为一股强大的叛乱力量的。
    也就是说,姜承奕所言并非是为了让自己装个大的而危言耸听,而是绝对的事实!
    不过倒是也不至于像他口中说的那般白用功,只是之前那些计策的作用的确会减少许多。
    就算不能让大秦延长百年国运,也能让其延长个五年十年的。
    因此赢政并不像是扶苏一般着急。
    他只是静静等待着墙那边传来的声音。
    他觉得姜承奕不是一个无的放矢的人。
    姜承奕既然说出了“造纸术”这个方法,那就代表他的心里一定有个对应的模型。
    虽然可能姜承奕在“能造出便宜且好用的纸”这项议题之上有些过于自负与乐观,但赢政觉得姜承奕至少是能说出个一二来的。
    就算他只是精于理论而疏于实践也没关系。
    毕竟他也并不需要姜承奕亲自动手操作。
    一旦他指出一个合理的方向,赢政相信自己朝堂之中的掌管制造和发明的团队,定然能迅速将这项理论付诸到实践之中。
    他对大秦的发明团队还是很有信心的。
    赢政脑海中迅速闪过这些念头,但时间却只是过去了一瞬间。
    姜承奕脸上并没有对扶苏轻蔑的神色,也难得没有继续奚落自己这个学生,只是认真解释道:
    “你这个想法在《国运论》中也早就提过。当生产力处于社会的顶峰的时候,物品的价格就会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价值,那个时候便宜没好货的道理就是正确的。”
    “但现在,大秦的生产力还很落后。我说的纸并非是大秦社会现有的纸,而是一种新的发明创造,而且其价格与价值是完全不成正比的,所以便宜也能有好货!”
    国运论!
    又是国运论!
    扶苏和赢政都又一次同时敏锐地捕捉到了姜承奕口中的重点。
    姜承奕透露过的两句《国运论》当中的内容都是无比超前且正确的。
    其中也都展现了一些社会状态的哲理,每一条都足够让他们咀嚼许久,从中吸取某些教训,得到长足的进步了。
    赢政和扶苏现在都觉得,姜承奕已经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惊喜,那个所谓的造纸术都显得不重要了。
    技术这种东西,怎么能比得上治国的理论呢?
    若是能将《国运论》当中的内容全部知晓,恐怕也能将大秦国运提高几十载,勉强弥补一下因为缺少关键技术而增长不得的国运。
    扶苏也是趁热打铁问道:“那先生这个造纸术又该如何操作,才能生产出先生口中那种又便宜又好用的纸?”
    赢政对扶苏的问题很是满意。
    虽然他觉得这个造纸术不太可能实现,但是只要持续不断地问下去,姜承奕就一定会做出回答。
    不管是继续透露出一些有关于那个神秘的《国运论》的内容,还是一些有关于他身世的秘密,都是赢政所希望看见的结果。
    但姜承奕这一次却没有透露出任何有用的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