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站起身,走到偏厅早已准备好的一台电脑前。他没有说话,只是将一段监控视频拖入了演示界面。视频的画面很模糊,是在一个光线昏暗的地下通道里,一个走失的小女孩正在无助地哭泣。
“这是我们从一个公益寻人网站上找到的真实案例,”林晚的声音在一旁响起,“这个孩子,已经失踪了七十二个小时,警方能找到的,只有这段不到五秒的,几乎没有任何有效信息的监控录像。”
陈默按下了启动键。
屏幕上,“梨树”系统开始飞速运转。那些模糊的、破碎的像素点,在肉眼可见的速度下,被一点点地重构、优化、锐化。
系统的后台代码,以瀑布流的形式,在大屏幕的另一侧疯狂滚动,向台下那些真正的行家,毫不掩饰地展示着它恐怖的运算能力和优雅的底层逻辑。
短短三十秒。
那张原本模糊到无法辨认的小女孩的脸,被清晰地还原了出来,甚至连她眼角的泪痣,都看得一清二楚。
“通过对城市上万个摄像头的实时数据进行比对,我们可以锁定她的行动轨迹。”
大屏幕上,一张城市地图亮起,一条红色的轨迹线,迅速地从地下通道延伸出去,最终,定格在城郊一个废弃的工厂里。
“找到她了。”林晚轻声说。
整个偏厅,死一般的寂静。
落针可闻。
台下那些见惯了各种顶尖技术的专家、学者,此刻全都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无法置信的震撼。
这已经不是技术了,这是魔法!
坐在第一排的李崇光教授,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激动地摘下眼镜,快步走到屏幕前,死死地盯着那行云流水般的后台代码,嘴里喃喃自语:“鬼斧神工……这简直是鬼斧神工……它绕过了所有传统的算力瓶颈,用一种全新的维度在思考……”
“啪……啪啪……”
不知是谁,第一个开始鼓掌。
随即,雷鸣般的掌声,在小小的偏厅里轰然炸响,经久不息。
林晚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那些为她起立鼓掌的业界大牛,看着最后排,那个眼中含泪,却笑得无比骄傲的男人,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那年梨花如雪,少年问她,想考去哪里?
她说,北京,最好的大学,学建筑设计。
她没有去成北京,却在十年后,在上海,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他和她的梦想,搭建了一座全世界都能看见的,最坚固、最美丽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