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市井娇厨 > 第5章 面汤(求票)

第5章 面汤(求票)

    赵溪月透过韩氏的反应,知晓她的想法,心中颇为理解,只是笑了笑,并不多话。
    收拾完所有的东西,赵溪月用厨房简单地给自己做了一个晚饭。
    一个人吃,无需太多花样,饱腹即可。
    尤其现在采买各样东西,除了预留明日晨起去买菜蔬和鲜肉的银钱外,赵溪月几乎也面临了身无分文的困境,因而在吃食上也不能讲究太多。
    所以赵溪月只给自己煮上了一碗葱花咸面汤。
    面粉加水,用筷子搅拌成稠稠的面糊,且为了面汤喝起来细腻爽滑,搅拌面糊时要把水分少量多次加入,直到面糊搅拌的稀稠得当,光滑无任何小颗粒为止。
    搅拌好的面糊倒进水已经沸腾的锅中。
    随着大铁勺的不断搅拌,稠稠的面糊与沸腾的开水充分融合成稀稀的面汤,且随着锅底火苗的跳动,面汤沸腾,生出细腻绵密的气泡。
    气泡越来越多,汇集到一起,让原本只铺满锅底的面汤膨胀变大,几乎要触及锅盖。
    这个时候,要做的是扬汤止沸,好让面汤在不溢锅的情况下持续沸腾,增强面汤的清香滋味。
    这般煮好的面汤可以直接喝。
    虽然滋味淡口,却胜在清香顺口,饶是如何喝都是不腻的。
    亦可磕入搅碎的鸡蛋做成蛋花面汤,更添香浓。
    更可加入些许菜叶或者腌渍好的葱花,做成咸口面汤,滋亦佳。
    赵溪月做的是最后一种。
    既能饱腹暖身,又能补充些许身体所需的盐分。
    咸口的葱花面汤彻底煮好后盛了出来,赵溪月也不回房间,只在厨房里面一口一口地喝了起来。
    面汤带着浓重的烫,但也正是这入口的烫,更添几分美妙。
    喝的时候要吹上两口凉气,溜着碗边儿,呲溜来上一口。
    如此,既有面汤的烫口美味,亦不会因为过于烫而伤了上颚或者舌头,两全其美。
    待碗中的面汤没那般烫口时,便可以大口大口的地尽数吞入口中,享受面汤的细腻顺滑。
    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汤下了肚,赵溪月满足感十足,腹中也有了微微撑胀之感。
    但她顾不得歇息消食,而是开始进行明日售卖吃食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熬猪皮冻。
    而熬煮猪皮冻的首要工作是处理猪皮。
    猪皮是肉铺对外售卖猪肉之时,那些觉得猪皮炒不烂、嚼不动的客人要求去皮时剩下的,大小不一,部位不同。
    但都需要洗涮干净,配上生姜汆烫去腥,再用刀刮掉猪皮上面粘连的薄薄的肥油,以及外皮上残留的些许猪肉。
    这是一个细致活,讲究技巧,有些人也讲究眼力。
    但这些难不倒素日鼓捣美食的赵溪月,在她灵巧的双手之下,不过一顿饭的功夫,买回来的猪皮已是处理的干干净净,切成了细细的丝。
    猪皮丝配上生姜片冷水下锅,大火煮开,小火慢炖。
    这样的炖煮需要将近一个时辰。
    在此期间,赵溪月开始做第二件事情——发面。
    此时没有快速发面的酵母,唯有次次相传,每次发面时留下的小块面团持续发酵生成的老酵子。
    这种老酵子发酵缓慢且持续时间长,更受环境温度影响极大。
    像这样还称的上寒冷的初春天气,发酵时间基本要持续整整一个晚上,而且还需将面盆端进相对温暖的屋内才行。
    而和面时,更需讲究温水和面,配比得当,放些许盐巴提升韧性,盆光面光手光……
    面和好之后,更需盖上笼布,讲究密封发酵。
    待面盆端进了屋内,又往灶中添置些许柴火,赵溪月查看锅中猪皮丝熬煮的状况。
    猪皮熬煮时独有的香气正通过热气幽幽地往鼻孔中钻,而锅中的汤水,也因为不断地熬煮,渐渐由清澈变成乳白。
    直到搅拌多次,猪皮熬煮的差不多,赵溪月这才熄灭了灶中的火,将锅中的猪皮丝连带姜片一并都捞了出来,只留下乳白且略显粘稠的汤汁,盛入陶瓷盆中,盖上了木盖子,静等凝固。
    之后,洗涮铁锅、擦洗灶台……
    赵溪月更是又用锅底灰配上灶中的草木灰一并泡上了水,预备着明日做些碱水来备用。
    收尾之事尽数完成,又洗漱一番之后,赵溪月这才披着满身的星光和寒意,回到屋中。
    将面盆放在床上,确保一定的温度,赵溪月这才躺到床上,盖上棉被,闭上了眼睛。
    自成为死而复生的赵溪月,一路往汴京城的途中,她依靠双腿赶路,一路风餐露宿,十分劳累。
    初初安定下来,即便此时身处新的地方,赵溪月也没有任何所谓择铺的毛病,几乎是瞬间入睡。
    一夜无梦,赵溪月醒来之时,已是过了五更天。
    起床,洗漱,收拾……
    赵溪月出门之时,星星已是有了些许暗淡,原本漆黑的天儿也透出了些许光亮。
    穿过石头巷,赵溪月拢着袖子,顶着寒意,往沿汴河大街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