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惹纨绔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泰华阁中,谢君乘转动笛子,节奏凌乱地敲响茶盏在消磨。康王熟络地走完一圈客套之后,冷眼瞥过还在吊儿郎当的谢君乘,便清楚今日的气氛为何与往日不同。
    坐着一个不知何时会犯浑的励安侯,似乎所有人都默契地收起了往日的闲谈。
    片刻后,宁王赵庆瑜手忙脚乱地小跑进来,礼数周到,和在座的几个老臣前辈相互问候,喘着气坐下来扶正了头上的玉冠。
    有人脸上又闪过诧异,与旁边的人相视一眼又低下头去。励安侯从前只偶然来过几回,没个正经,如今有皇上的旨意便不得不来。可宁王一直忙于万寿台的建造,鲜少进宫议事,今日竟也匆匆赶过来。
    赵庆瑨看赵庆瑜如此狼狈,便知道肯定是临时要过来的,暗讽道:“三弟近来这么忙,今日吹的什么风让你过来了?”
    “皇兄快别笑我,明明是我才能欠缺,顾不过来了才有所怠慢。”赵庆瑜笑容满面,维持着面子上的客套,眼神不由自主地往谢君乘瞟过去。
    赵庆瑨心中暗骂宁王这副人畜无害的假惺惺,而宁王又暗自不屑于赵庆瑨那股四处逢迎的虚伪。
    这一缕诡异莫辨的风逐渐向谢君乘拐过去。
    “子虞才是泰华阁稀客啊。”赵庆瑜抬起衣袖按了按头上的汗,侧身看向谢君乘,似乎还没感觉到气氛古怪,熟络道:“你又是让什么风给吹过来的?”
    励安侯沉默了半晌,从面面相觑的眼神里早就看懂今日的氛围都是因为自己。这群人明里暗里地对他又怕又骂,连好不容易来一趟的宁王也按捺不住。
    都拿他当戏子来看。
    谢君乘转瞬浮上一抹轻浮的笑意,遗憾地摇了摇头:“雪落梅梢处,香风引人逐。殿下忙成这样,哪里懂我这边的风?”
    “梅”和“眉”同音,在座的人都心照不宣,知道励安侯近来从皇上这里讨了个人。
    不知是谁被这几句风流话惊得手一震,茶盏落在桌上发出刺耳的响声,赵庆瑜被搪塞得不知怎么接话,尴尬地顺着声音看过去,才发现那边几人正拉衣襟、整袖子、干咳……层出不穷的动作克制自己,别再惹励安侯。
    更有甚者正要开口谴责,听见一阵珠帘掀动的声音,只好跟着众人起身迎驾。
    赵启听完几件要事之后,转头看向周晖宜,问起调任国子监的人选。
    周晖宜端着奏章上前回禀,众人听完一时静默。他选出来的两个门生,一人是寒门出身,名韩砚,两年前经周晖宜举荐,从翰林院调任都察院七品监察御史。
    赵启恍惚听过这名字,嘴边念叨两遍,却想不起来他做过些什么。
    刘昆适时地低声提醒:“这位韩御史正是此前直言弹劾,还获得皇上称赞的那位。”
    刘昆点到即止,料想荣和帝已经想起来了,韩砚两年前举报过工部梁尚书的贪墨问题,当时因锦衣卫找不到证据而作罢。但韩砚敢于直言的表现得过荣和帝的亲口称赞:“风骨可嘉,其志当勉。”
    另一个倒让人意外,正是从屠村案中逃生,被带回京城厚待的书生裴嘉,本身被安排到翰林院历练。
    谢君乘一想便知,裴嘉这样不好公之于众的出身,兼任吏部尚书的周晖宜定是知悉之后暗中使力,才让人顺利稳妥下来。
    谢君乘维持长日戴在脸上的轻佻笑意,朝服盖住的手正使力摩着笛子。周晖宜的门生中不乏有政绩加持的,选了个不温不火但已步入都察院的韩砚还好理解,选名不经传的裴嘉又是出于什么考量?
    果然,户部侍郎傅钧指出:“皇上,臣以为,裴嘉虽已拜入首辅门下,但资历尚浅,主簿一职涉及文书管理、账目监督及人员考核,冗杂繁琐,一个不通案牍的新手恐难胜任。”
    说尚浅都是委婉,傅钧实则认为,这种穷地方出身的人,不过仗着翻过几本书,又有周晖宜的名气,难道以后要走进朝堂与他以同僚相称吗?
    王济林起身道:“皇上,臣也以为不妥。我朝祖制,国子监主簿一职需经过两年历事方可授予,裴嘉得首辅看重和举荐,自然是他的本事,但未经历练就越制成为特例,难以服众,引来非议。韩砚出身寒门,年轻有为,入都察院才两年,臣亦惜才。此人忠诚刚直,周旋于朱门寒士之间,怕是左右为难,难保不会激发矛盾。阁老爱才之心无可厚非,但来日方长,不必急于当下将如此重任交予二人练手。”
    王济林拿祖制和规矩出来一通诡辩,让内阁的老臣一时不好顶着“越制逾矩”的名头帮着回击。更何况,他提出的担忧之处咬定了裴嘉的出身和资历,的确是横亘眼前的无解之题。
    谢君乘不动声色地观察周晖宜的脸色,首辅的确早有预备,神色沉稳地回答了这番狙击:“王御史,主簿就是个管账本的,不是管人,沉稳细心方为至上,用不着服人的本事。国子监主簿的笔,莫非还要取决什么人的脸色不成?再者,二人同出身寒门,如今得皇上垂青,恰可彰显皇上广开言路的革新之志,激励天下寒士。”
    王济林没听到半分关键,更笃定周晖宜的确没别的法子回应裴嘉的出身问题,才会扯到无端的猜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