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教元快速比划手势。
眼神坚定。
他可是k联赛单赛季能打进11球的天才前锋啊,上场就是来拯救世界的!
比赛中圈重开。
李庭协开球回传后场。
足球在草皮上快速滚动,然后沿着边路发展。
“没有了寄诚庸,韩国队的自主进攻变得很单一。”
“韩国主帅应该把那个叫尹比加兰的球员带来亚洲杯,那小子的组织串联和进攻能力很强。”
“没带。”
“韩国队现在没人具备组织才华,这是施蒂利克的选材错误。”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
国足的士气越来越盛。
尤其是山东鲁能的球员,几个月前他们刚刚在亚冠赛场与k联赛豪门-全北现代疯狂对攻。
没有了寄诚庸这种英超大核中场。
此时的棒子一点也不可怕。
撑死了也就是‘进攻加强版’的济州联、浦项制铁、全北现代。
渐渐地。
国足掌控球权。
高启作为前场支点,卡在了对手两线之间的第一道屏障,并且挥手示意武磊顶到阵型最前端。
韩国队有点懵逼,整体阵型不得不随着华国9号的“走位”,进行不断的调整。
局势逆转。
高启化身成了一根不停搅动的大棍子,支撑起了国足的压制进攻。
前置核心!
蒿俊闵和郑智越踢越爽,怎么传怎么有啊,边中配合都能流畅地打出来。
遥远的东方。
已执教中超俱乐部的世界名帅-里皮,此刻望着电视机前的华国9号,夹紧雪茄的手止不住地轻轻颤抖。
思绪飞远。
昔日亚平宁的一幅幅画面,如走马观花般在脑海中浮现。
“九号半”
华国九号半,完美的进攻模型。
华国球迷欣喜若狂。
过年了,这他妈还是国足吗?
怎么踢得越来越顺了?
解说员和张指导心中暗爽。
“对对对,韩国队没有控场能力,国足能够最大限度地围绕着高启来展开进攻。”
“无论怎么绞杀,k联赛这帮球员也很难从高启脚下夺过足球!”
“高启吃完了压力。”
“不需要往复冲刺,他也节省了体能。”
“他占据了两线之间的区域,通过走位不断地来回切换角色,从九号位到十号位。”
“弧线跑位,吸引住一侧的防守!”
“触球,做墙。”
“再斜插肋部!”
“挑!”
“视野太开阔了,高启把球挑向了韩国队最薄弱的地带!”
“这是他建立出来的空间!”
“踢法太高级了!”
“大师!”
“哎呀,那个谁,停球出现失误啦!”
“哎哟挖去!怎么把球停给了对面啊!”
金英权夺下球权。
韩国队如梦初醒。
孙兴慜第一时间启动!
场边。
佩兰好不容易挤出来的名帅风范,荡然无存。
慌张地扬手,示意弟子们回防。
李助教吹了吹刘海,默默在小本子记录:‘队员的传接稳定性不足不能长时间维持这种踢法。’
另一侧。
施蒂利克弓着身体,用尽全身力气,发出咆哮。
误打误撞。
华国球员前场接球失误,竟然让韩国队打出了这套反击强阵的威力!
李庭协在中圈附近接到后场的传球。
背身扛住国足后卫的干扰。
啪!
侧身状态下,分边。
足球软绵无力地滚向了边路插上的车杜里。
韩国光头一脚触球。
足球再次兜向中路!
一个瘦弱身影杀了出来。
还未增肌的孙兴慜!
“风驰电掣!”
“太快啦!”
“危险啊!”
空空荡荡的华国队半场。
韩国小孙一骑绝尘。
呯!
足球擦过了王大雷的指尖,飞入大门。
2:1!!!
悉尼体育场顿时被叹息声笼罩。
年轻的孙兴慜下意识想要庆祝、想要挑衅华国球迷,没跑几步,就被经验丰富的车杜里及时拉住。
施蒂利克冲着弟子大声咆哮:仍然处于落后呢,怎么可以浪费时间。
“韩国队扳回一球。”
“国足应该提高警惕,调整好心态,保持住领先的优势。”
“太可惜了。”
“胜负的悬念,又回来了。”
“这就是足球比赛,玩弄着成千上万人的情绪,上一刻是笑的,下一刻是沉默的。”
“场面的得失往往与比分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