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熊友林开门一看,顿时愣住了,“友志哥,你跟小王?”
“延光喊我叔哩,他当兵的事,就是我给办的。”熊友志带着王延光进去,他这话倒不是为了表功,而是强调自己跟王延光的关系。
你看,他当兵都是我办的,现在回来安置工作,你是不是也照顾下?
“熊主任,第一次登门,也没啥好东西,给你带了点南京和西安的特产。”王延光一进门就把板鸭、腊牛肉、点心、茶干等特产塞到熊友林手上。
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套路,薛先奎讲人情,那就不能一进门就送东西,好好说下两家的关系,他就愿意帮忙了,最后送东西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根据熊友志的描述,王延光明显能感觉到熊友林喜欢贪便宜,那就得一开始就把东西拿出来,他收了东西心里高兴,接下来的事情就好说了。
果然,一看到袋子里这么多东西,熊友林顿时笑得合不拢嘴,说话却是连连推脱,“你来就来,还带东西干啥?”
结果没客套几句,就高高兴兴地收下了,一落座就说起了便宜话,“哎,你早说你跟友志哥关系这么好,我肯定给你挑个好工作。”
熊友志都无奈了,你对外人来这一套也就算了,我俩是堂兄弟,你还非得我欠你一个人情?搞得好像没这个人情,你有啥事我不给你办一样。
“人家延光有二等功,按照政策本来就该优先安排工作。”考虑到王延光的事情还没敲定,熊友志倒是没有直接怼回去,只是委婉的提醒。
“好我的哥啊,你又不是不晓得,政策是政策,执行是执行,每年都有退伍兵回来等着安排工作,谁家还没点关系?有的还能找到我们领导,我们领导发话了,我还能不照着安排?”熊友林开始了表演。
“他们也有二等功?我们也不求你安排啥紧要岗位,就是按照政策安排就行。”熊友志性格豪爽,见不得堂弟这副小家子气的样子。
他可以理直气壮,王延光不行,便见机插话,“熊主任说的情况我也晓得,好多老兵都给我讲过,退伍安置的时候找关系的人多得很,幸亏我遇到熊主任这样的贵人,不然还真不知道该咋办。”
我知道你不容易,你这个人情我也认,只求给安排个稍微好点的工作。
谁料他这么一说,熊友林反倒没完了,“总算是有人能理解我了,别人光看我负责安置分配,还以为我手上有多大的权力一样,实际上那些好职位哪轮得到我说话?早就被局长乃至县上的领导定了。”
“我帮吧,没多大本事,不帮吧,他们又埋怨我,好不容易帮几个,结果翻脸就不认人了,遇到我就跟不认识一样,年年得罪一大堆人,年年吃力不讨好”
就你这张嘴,比死了男人的老婆娘还絮叨,能落到好反而怪了,别人就算真感激你,这些话听多了也烦,熊友志好不容易才忍住,没把这些话说出来。
“谁说不是呢,现在不懂得感恩的人太多了”王延光倒是没多大反应,见缝插针地附和,务必让熊友林说得痛快点。
这点跟当年找开发商要账比起来根本不算啥。
“小王啊,你可不敢当这样人”他接着这些话转而教育起王延光来。
“你放心,延光从来不是这种人,他爹二十年前借了我们单位薛先奎家十斤包谷面,就记到现在,小王只要来县上,回回来我家他这样的人才叫值得帮。”熊友志开口给王延光背书。
“我是穷人家出身,想翻身还不是只能靠贵人提携?所以从小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是帮过我的人,不管多小的事情,都要牢牢记在心里,有合适的机会一定要加倍偿还。”王延光则接着熊友志的话表态。
“对对对,就是要有这种态度,现在的年轻人,能像你这样的真是越来越少了。”熊友林连连点头,他说了那么多,不就是为这个么?
“这都是应该的,连帮过自己的人都记不住,这人处着也没啥意思,反正我是不敢跟这种人打交道”王延光继续捧着。
熊友林简直太开心了,小伙子年纪轻轻,咋这么懂事呢?每句话都说到我心坎上了,出手也大方,只是摆放就提了这么多东西过来,要是真帮他安排个好工作,感谢的时候还不加倍送东西?
又啰啰嗦嗦说了半个小时,光茶都喝了两杯,熊友林总算是尽了兴,“小王啊,你这样品质好,又为国家立过功的功臣,我肯定要好好安置,我记得你是通信兵吧?安排你去邮电局上班咋样?”
好多通信兵退伍都去了邮电局,专业对口么,这个安置倒也不错,邮电局收入在县城算中上水平,将来分拆的时候转到电信、移动,收入还能涨一大截。
就是王延光觉得,去了邮电局,自己的长处怕是不好发挥,他才当了几个月的通信兵,专业技术学的并不多。
于是小心翼翼说道,“邮电局确实不错,熊主任对我真是太上心了,那还有没有其他单位?”
“还有就是水电局了,你去了也算对口。”
“能去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