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景明知道,这场旱灾是对他的一次考验。他必须全力以赴,才能让百姓渡过难关,保住磐国的稳定。
磐国景明五年,秋。
在萧景明的部署下,赈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地官员开仓放粮,富户们也踊跃募捐,内库的钱财也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
萧景明还亲自前往灾区,慰问灾民。看到百姓们的苦难,他心中十分难过。
“乡亲们,”他站在高台上,对灾民们说道,“朕知道大家受苦了。但请大家相信,朝廷一定会帮助大家渡过难关。等灾情过后,朕会免除大家三年的赋税,让大家重建家园。”
灾民们纷纷跪下,高呼:“陛下圣明!”
萧景明看着灾民们,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解决旱灾的问题。他命人修建水利工程,引水灌溉,同时组织农民开垦荒地,种植耐旱的作物。
在他的努力下,灾情逐渐得到了控制,百姓们的生活也慢慢恢复了正常。
磐国景明七年,春。
经过两年的努力,北方灾区终于恢复了生机。农田里长满了庄稼,百姓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这一天,萧景明收到了灾区官员的奏报,说今年的收成很好,百姓们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了。
萧景明十分高兴,在朝堂上对大臣们说道:“北方灾区已经复苏,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加强水利建设,以防不测。”
大臣们纷纷躬身应道:“陛下圣明。”
萧景明知道,这次旱灾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国家的繁荣稳定,离不开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他决定加大对水利、农业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国家的抗灾能力。
磐国景明十年,秋。
就在磐国逐渐从旱灾中恢复过来的时候,北方的蛮族又开始蠢蠢欲动。他们趁着磐国国力受损,多次入侵边境,烧杀抢掠。
消息传到京城,萧景明大怒。
“蛮族竟敢如此放肆!”他在朝堂上拍案而起,“传旨下去,命大将军率军出征,教训一下这些蛮夷!”
兵部尚书出列奏道:“陛下,蛮族骑兵勇猛,我军不宜轻易出击。臣以为,可以加固边防,同时派使者去谈判,许以重利,让他们退兵。”
萧景明沉思片刻,点头道:“好吧。先派使者去谈判,如果他们不识好歹,再出兵不迟。”
使者很快出发了,但谈判并不顺利。蛮族首领不仅拒绝退兵,还提出了苛刻的条件。
萧景明得知消息,勃然大怒:“岂有此理!传旨下去,命大将军即刻出兵,讨伐蛮族!”
大将军领命出征,与蛮族展开了一场激战。经过数月的战斗,终于击退了蛮族,保卫了边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