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本科毕业没机会,继续读研还是有机会的,学历越高,机会反而越大。医学院读研的比例往往较其他专业高,除了确实想搞研究的,这恐怕也是一方面原因。
不知道逛了多久,再回到中区宿舍时,发现只有波波一人蜷腿靠在床上看书,本来还在睡觉的王文彬也不知所踪。想起昨天买的相片,便赶紧取出一把,让波波挑选一张。
待波波选完,我便把剩下的放回原处,等其他人回宿舍再每人送一张。波波又钻进书里去了,我则有点百无聊赖。询问波波几点了,波波没有手表,我便敲开对面201的门。
“你好,请问现在几点了?”对于我的突然打扰,正在聊天的三个人都满脸疑惑地转过身来看着我。其中一个瘦瘦的、约有1米8的高个子寸头男生,伸手从旁边的床上拿出一支滑盖手机。
“13点05分。”男生说完,“啪”地一下合上手机。
谢过他,我便礼貌地退出门去。
“我打算去食堂吃饭了,要不要一起去?”听我说已到中午饭点,波波便穿戴整齐,顺口询问我道。
“你办饭卡了?”
“我早上打水的时候,顺便去食堂办了一张临时卡。”
“真的呀,那太好了!我正想着要不要办一张呢。”
“那就一起去吧,你想办就办一张,不办就用我的卡呗。”波波大方说道。
我欣然应允。
待波波锁好门,我们便相跟着下了楼。到路面变开阔后,我们开始肩并肩前行。
虽是舍友,这两天也有一些交流,但跟波波单独在一起的时候,还是有生疏之感。为了消除尴尬,我便没话找话,从询问他为何报了石大,家人什么想法,毕业之后什么打算,留疆还是回老家,到他喜欢读哪类书,是否爱看电影,还有什么其他爱好等等,东拉西扯闲聊一路。
据波波讲,他之所以来这么远的地方上学,也有跟父亲赌气的成份。从小到大,波波学习一直很不错,但一直在父亲的安排和计划之下。波波大学想报考数学专业,但父亲不同意。非让他上计算机或金融学等更实用,将来也更好找工作的专业。由此导致波波很烦躁,加上感情受挫,高考也发挥失利。
不想继续在父亲身边忍受煎熬,波波索性报了一所最远的学校,并且随便选了一个专业。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父亲才知道波波不打算复读,也不打算在省内就读。但事己至此,父亲只好放下成见。报到时,父亲还陪着来学校了,并且行李背了一路——这一次,父子终于和解。说到这里,波波不禁流露出,对年迈父亲的体谅。
期间,路过6号女生宿舍楼时,我们的谈话忽然被三楼窗口一个女生爽朗的笑声打断,我们不禁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长发女生冲着不远处的一个男生喊话,似是在央求男生帮忙做一件事情,那可爱的脸庞和娇嗔的表情无限美好,不禁让我和波波春心萌动,心湖摇漾。
“打热水是在这里吧?”继续向前走几步,见到一排冒着腾腾蒸汽的锅炉房,我问波波道。见波波点点头,我便进一步提议道:“以后咱们轮流打热水吧!”
过热水房,再前进100米,便到“运泽食府”了。
我和波波拾级而上,先到办卡处,帮我办了一张白色的不记名临时饭卡,然后便去窗口打饭。
正是午饭高峰期,学生熙熙攘攘。昨天已经大致看过每个窗口的饭菜类型,今天便省去了一些步骤,只奔中间的炒饭及套餐区。
波波点了一份荤素搭配的套餐,我则点了一份从未吃过的羊肉手抓饭。听我有河北口音,窗口的阿姨很实在地给我盛了满满一大碗,还特意给我挑了两大块羊肉。找餐桌的路上,我心里颇有些疑惑和惊喜——莫非她也是河北的,或者她对河北人印象好?抑或只是觉得我面善?我不得而知。只是单纯的碰巧,也未可知。
我满心欢喜地坐到波波旁边,正准备吃饭,忽然对眼前的手抓饭也来了好奇。从名字看,手抓饭应该是用手抓着吃的。可真这么干,好像既不礼貌,也不卫生。用筷子也不是很搭,于是我重新回到餐盘区,拿取一支金属勺子,按照蛋炒饭的方式吃起来。
生平第一次吃手抓饭,我便被这既甜又香、既劲且软糯的味道所折服了。从品相看,手抓饭和蛋炒饭的做法有点像,不过是用羊肉、胡萝卜丁等代替了鸡蛋;而味道上,却是明显的东、西有别了。
且看这手抓饭,胡萝卜的甜,搭配羊肉的鲜,让本是主角的米饭反而成了配角。尽管大米吃起来很有嚼劲,不似内地的米饭那般软绵,颇和我的胃口,但味蕾对羊肉和胡萝卜的期待,远超对劲道大米的渴望。
我大快朵颐地消灭到了满满一大碗手抓饭,只吃到肚子撑涨,还觉得意犹未尽。而从此,我的新疆美食菜单上,又多了一道。
回宿舍午休半小时后,便听见王文彬、老王、老脏、老曹四人一前一后,说笑着回来了。四人不知道跑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