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早日诞下嫡子
姜昭宁眉头微蹙,藏在被中的手指悄悄攥紧。
不是他先摆脸色给她看的吗?
如今她识趣地避开,怎么反倒更惹他动怒?
真是圣心难测。
她索性也翻过身去,背对着他。
原本以为会辗转难眠,谁知竟很快沉入梦乡。
龙凤喜烛静静燃着,在纱帐上投下交错的影子。
第二日醒来时,身旁的被褥已经凉透,显然萧景珩离开多时了。
青竹端着铜盆进来时,姜昭宁正坐在床边发怔。
温水浸湿帕子的声音唤回她的神思,接过热帕子敷在脸上,温热的水汽让她整个人都舒展开来。
“娘娘今日面色好多了。”翠羽拿着梳子站在妆台前等她,“这几日不用早起处理宫务,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姜昭宁在妆台前坐下,看着铜镜里的自己。
确实,眼下的青影淡了不少,连唇色都比往日红润些。
她轻轻应了一声,由着翠羽给自己绾发。
窗外传来宫人们打扫庭院的洒扫声,偶尔夹杂着几声鸟鸣。
这样平静的早晨,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而且,自那晚之后,萧景珩已有五日未曾在凤仪宫露面。
没有需要批阅的宫务折子,没有妃嫔们的晨昏定省,连往日总来叨扰的六司女官们也都不见了踪影。
整个凤仪宫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檐角铜铃偶尔被风吹动的轻响。
姜昭宁反倒觉得自在。
每日睡到自然醒,在庭院里侍弄花草,或是倚在窗边翻看医书。
心口那阵时常发作的绞痛,竟也渐渐缓和下来。
这日午后,她正坐在海棠树下翻看医书,忽听宫人急报:
“太后娘娘来了!”
她连忙放下手中的书卷,起身整理衣襟,快步迎至殿门处。
太后搭着嬷嬷的手缓步而来,见她行礼,立即伸手扶住:
“快起来,自家人不必多礼。”
进了内殿,太后拉着她在软榻上坐下,细细端详她的脸色:“这几日气色倒是好了些。”
姜昭宁温顺地低头:“托太后洪福。”
“哀家听说,”太后轻拍着她的手背,语气温和,“你把凤印交给贵妃了?”
姜昭宁指尖几不可察地一颤,随即恭敬回道:“回太后,臣妾近来身子不适,恐耽误了宫务,这才……”
“歇歇也好。”太后打断她的话,慈爱地拍了拍她的手,“这些年你为后宫操劳太多,人都瘦了一圈。如今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多和皇帝相处相处。”
太后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若是能早日诞下嫡子,那就更好了。”
姜昭宁只觉得心口像是被针扎了一下。
自己这具身子早已亏空太多,损了根本,根本不可能有孕。
可这样的话,她如何能说出口?
说了,岂不是让太后更忧心?
她藏在袖中的手指悄悄攥紧,面上却丝毫不显:“臣妾谨记太后教诲。”
“对了,”太后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下月去玉泉山避暑的事,哀家想着,这次就由你陪着皇帝去吧。”
“贵妃既然掌了凤印,就留在宫中处理事务吧。”
姜昭宁呼吸一滞:“臣妾近来身子不适,恐怕……”
“傻孩子,正是因为身子不好,才更该去。”
太后不容置疑地打断她,语气慈爱中带着几分不容反驳的威严。
“玉泉山气候宜人,最是养人。去年礼部尚书的夫人去住了一个月,回来时气色好得不得了。”
太后说着,又压低声音凑近了些:“再说了,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就你们夫妻二人,没有旁人打扰……”
话里话外的暗示再明显不过。
姜昭宁张了张嘴,对上太后殷切的目光,那些准备好的推脱之词全都哽在了喉间。
她垂下眼帘,勉强扯出一抹温顺的笑意:“臣妾……遵旨。”
太后见她应下,顿时眉开眼笑,连声吩咐身边的嬷嬷:“快去御书房告诉皇帝,让他把人选定下来。”
送走太后后,姜昭宁独自站在回廊下,望着庭院里开得正盛的海棠出神。
萧景珩怎么可能会同意?
她自嘲地笑了笑。过去五年,哪次避暑不是贵妃随行?
想必太后一提,他就会立即回绝吧。
毕竟,他向来最不喜别人插手他的决定。
这样想着,姜昭宁反倒觉得轻松起来。
她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海棠花瓣,看着它在掌心轻轻颤动。
横竖这事成不了,倒不如就当哄太后开心一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