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此去直上青云路 > 第224章 我啥也不知道啊

第224章 我啥也不知道啊

    李瑜多少有些艳羡:“早知今日,我也该走走你的路子。”
    如此这般摸鱼耍乐,谁家的官儿能当得这么舒服啊?
    “现在后悔晚咯,你如今已是被陛下架起来了。”
    吴景诚望着外头的炎炎烈日,起身准备去工部转转。
    “有需要就跟我说,要是有啥想问的也可以先来问我。”
    他高低也是个四品御史,手底下也有一帮愣头青跟着。
    想整人也不是不成。
    就算是整不成,骂人一顿出个气还不简单。
    李瑜抬头笑道:“真有事儿我不会与你客气。”
    这么多年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吴同学根本就没自己想的那么单纯。
    人心里有数着呢。
    他低头看着面前还没看完的卷宗,忍不住沉沉叹了口气,认命继续查找当年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姐夫心里倒是有数,就是沈旦这小子也不知心里有没有数。
    山西,大同马邑县,县衙。
    知县黎清晏望着坐在上首,翻看上上上上任知县卷宗的钦差,额前的冷汗就如同瀑布一样落下来。
    沈旦见情绪如此紧张,笑问道:“虽说今年这天儿是挺热,可黎知县你也热得太厉害些了吧?”
    “心静自然凉,黎知县你这心里头不静啊。”
    “说说吧,心里琢磨什么?害怕什么呢?”
    进士中榜后国家包分配,分到偏远地方但不打仗的地方,可能一待就是一辈子,运气不好的就和王知县一样。
    一干就是三十年。
    要是没有他大哥这会儿还是知县,而边疆的知县就不同了,他们比其余地方知县更占据优势。
    因为他们的任期更短,有些地方快的甚至只需两年就能得到晋升,而非是常规三年、五年十年三十年都无人问津。
    两人中间隔着四五任知县了,还能给人吓成这样。
    这里头摆明了是有事儿,这家伙摆明也是知道些什么啊。
    黎清晏咽了咽口水,连连摆手道:“按台我心里头很静,我不热,我不热,没琢磨什么。”
    不热才怪,他觉得自己衣裳都快要湿透了。
    和李琏李瑜两兄弟的温和性子相比,沈旦这小子多了些许腹黑,骨子里就有些爱折腾人的小癖好在。
    他抓贪官从来都不会直接抓。
    先玩儿。
    玩儿得人彻夜做噩梦,玩得人精神崩溃了才觉得有意思。
    尤其是萧家那事儿完结之后,他行事就越发不怕事了。
    沈旦望着手里的卷宗笑嘻嘻地道:“这李成海李知县是因为贩卖私盐、虚报工料收受贿赂,还有通敌的罪名才被砍头的。”
    “这可真是该死啊。”
    “只砍头实在是太便宜他了,要我看就该剥皮揎草,株连九族才算是解气。”
    “黎知县,你觉得是不是该如此?”
    黎清晏除了点头,就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
    他还有半年就能调走了,这时候可不想出任何差错。
    “可惜这李知县早已伏法,按台不如先查查我这两年……办的案子?看看有没有什么差错?”
    老是提李知县做什么?
    他害怕!
    “欸,你急什么?”沈旦拿着案卷给自己扇风,懒洋洋地道:“我在来的路上,听到了一件有趣的事儿。”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说给你听听啊。”
    黎清晏闻言心中的不安更严重了,他能不能不听啊?
    沈旦才不管他,直接道:“说是咱们大同府的首富马继昌后台深厚,多年来不仅能畅通无阻往草原贩卖盐铁。”
    “而且还能犹如过无人之境,若是被人家发现的话,若是民便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若是官儿就必须得同流合污,若是不愿意同流合污就会变成……地方监察御史的功绩啊。”
    “黎知县,你知道这事儿吗?”
    本来这个案子他刚开始的时候,是没发现不对的。
    但是去坊间喝茶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两个书生小声讨论这事儿。
    他有些疑惑,便又问了几个百姓。
    百姓们虽然一个字儿也不肯说,可眼底的可惜难过是藏不住的。
    他便又让人去流放地,见到了李成海的家人。
    李家人刚开始还闭口不言,而后便把知道的事情都说了。
    他们李成海是发现了某些人的秘密,然后就被监察御史参了,被收监到了衙门里头。
    前后甚至不到一个月,李成海这个寒门贵子的脑袋,连个冤都没喊出来就这么落了地。
    七品知县。
    一县的父母官儿。
    就算是犯了错也要慎重,绝不可能一个月就砍头。
    所以这绝对是违规操作了!
    后来他打听出来,山西布政使司和大同首富马家来往密切。
    所以虽然他什么证据也没有,但是他不介意诈一下这胆小如鼠的知县,当然前提是他知道黎知县不会通风报信才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