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姜桓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白仙儿的身边。
望着陆承安离去的方向,眼神若有所思。
“烈马?呵,天下英才,哪个不是烈马?”
白仙儿语气中透着一股无力感。
姜桓轻哼一声,没有说话。
白仙儿转过身,缓缓行礼。
“三殿下,这件事恐怕仙儿无能为力了”
姜桓稍稍沉思片刻后,轻轻点头。
“无妨,谁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等他在长几岁,碰几次壁就好了。”
姜桓说完便直接离开了。
烈马?再烈的马见了真龙,也只能俯首臣服。
白仙儿沉默不语,心中却在自问道;
“他那样的人,真的会因为碰几次壁就妥协吗?”
————
妥协?自然不可能
陆承安走在回城的路上,心头默默思量。
不难猜测,今天这场赴会白仙儿也只不过是中间人,充当说客的角色。
而幕后的真正推动者,大概率就是那位三皇子。
将这两次赴约的经历在心中复盘之后陆承安发现,求教学问是假,考察学问才是真。
通过这两次论道,白仙儿已经能够确定陆承安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
考察的目的,便是为了最后临别前白仙儿提出的那个开办学府的提议。
其实一开始陆承安并不抗拒。
毕竟作为他自己的计划,开办学府也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但是陆承安没有料到,对方所谓的开办学府,竟然只是为了一家私学。
而且从幕后的三皇子来看,这间学府最大的作用甚至都不是传道授业,而是为了帮助他谋取至尊之位。
如果真是这样,则完全违背了陆承安传道的初衷。
他要的传道,是将圣人之学推广到天下子民的一言一行之中。
让所有人都能明白,何为克己修身,何为至诚之道。
而不是服务君王来统治黎民百姓。
陆承安知道,他拒绝了三皇子也就等于放弃了光明正大开办学府的机会。
但他不后悔。
就算将来碰壁,他也绝不可能妥协。
这无关尊严或者风骨,而是他修行的大道根基。
推翻这份初衷,就等于推翻了他修行所秉持的一切。
这比死还可怕。
想着这些心事,不知不觉便已经走到了京都城的外郭。
一座天都城,细细划分共有四个阶层。
最中央的自然是皇城,皇城内只有皇室以及皇亲才能居住。
皇城外便是内城,这里住着的则是京中王侯将相,世家豪门,以及各大衙门府邸。
再往外便是外城,居住的则是京都寻常百姓,比如大哥陆泽安的房子就在这里。
最后一层,便是那些如同众星拱月一般围绕着天都城城墙而建的外郭。
主宰外郭里的百姓也算是京都户籍,只因无力在城内购置房产,或者需要在城外务农,所以便住在城外的外郭。
前文提到过,这个世界是有妖魔鬼怪存在的。
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些邪物就越猖獗。
像天都城这样的皇朝都城,有国运龙气庇护,寻常邪物只要一靠近就会被直接烧得神形俱灭。
但国运龙气庇护也是有一定范围的,离天都城越远,庇护的能力也就越弱。
所以外郭的百姓虽然知道天都城附近不太可能会有妖魔出现,但还是会拼了命的往城墙附近靠近一些。
这就导致了从城外进城这段路上,越靠近城门口,就越是繁闹。
再加上京兆府对城外的管制并不严格,所以外郭鱼龙混杂,鸡鸣狗盗之辈层出不穷。
更有许多见不得光的勾当在外郭横行。
在这里,五文钱就能睡一个失足少女。
舍得银子的话,买一两个面容姣好的黄花闺女也是轻而易举。
不愿意卖?那简单,直接抢就是了。
就算告到城内衙门,没有关系的也只是罚点银子,有关系的说不定还要倒打一耙。
这不,从云湖回来的陆承安正好就撞见这一幕。
强抢民女。
只是等他发现的时候却为时已晚。
那十七八岁的姑娘性子极为刚烈,眼见自己弟弟就要被打死,竟然把心一横直接扑向边上的栅栏。
削尖了的栏杆直接刺穿了她的胸膛,陆承安以‘天涯若比邻’的神通都没来得及救下她。
那几个施暴者见姑娘自缢,立即没了兴趣,狠狠踢了地上的少年几脚然后骂骂咧咧的就要离去。
忽然发现少女的尸体边上不知何时多了个风度翩翩的少年。
“咦?这小子什么时候出现的?”
“见鬼了这是”
“看他衣着,不像是外郭的人”
“城内公子哥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