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豪华小区内。
沈蕴华转头看了眼躺在床上已经有些时日不能下床的女儿,心中仿佛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定一般,当即便不顾丈夫的反对,订了几张蓉城直达临江的机票。
为了女儿,她已经没得选了!
西医之前看了不少,但几年下来女儿的病情没有好转不说,反倒是因为透析的次数越来越多,身体也越来越虚弱。
眼看女儿的生机越来越弱,沈蕴华心中已然是万分焦急。
当她刷直播看到百岁老中医在中医药交流大会怒斥众多专家教授时。
沈蕴华就知道
直播间内出现的这位百岁老者才是真正的中医大家,或许能够治好自己女儿的病情。
至于说为什么沈蕴华会如此笃定。
这还需要问为什么吗?
人家都活到一百三十五岁了还活蹦乱跳的,这不就是最好的权威代表?
沈蕴华的丈夫原本还想劝阻一番,但当沈蕴华给他看了对方在中医药交流大会上怒怼众多中医药专家教授的视频后,他便不再说话了。
于是乎,当天下午沈蕴华带着两名护工一起,推着轮椅带上自己的女儿便上了飞机赶往临江。
全然没有丝毫的犹豫!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此刻,动车上。
谢小玲还在直播呢!
在给沈蕴华私发完地址后,谢小玲有一搭没一搭的跟直播间内的水友们闲聊着,偶尔给曾祖爷爷来一两个镜头。
直播间内的水友们大部分都是冲着曾祖爷爷来的。
谢小玲自然不可能让水友们失望了,不然以后她还怎么火下去?
两个多小时后。
当动车抵达临江市时,谢小玲这才关掉直播,搀扶着曾祖爷爷下车了。
临江市素来有才子之乡的美称,文化底蕴深厚,不过就是经济建设有点不行,不知道落后其他市几个版。
呼!
刚一走出车站,一阵寒风袭来,冷得谢小玲连忙紧了紧身上的衣物。
临近腊月的天气,寒意愈发的刺骨,灰蒙蒙的天空压得很低,仿佛随时会飘下雪来。
谢星远转头瞥了便曾孙女一眼,淡淡的开口道:
“你这身子骨太羸弱了,年纪轻轻的像什么样子?回去给我复习一百遍八段锦,每天卯时必须给我起床晨练,听见没有?”
“啊?”
谢小玲不禁张大了嘴巴,顿时露出一副苦瓜脸道:
“曾祖爷爷,现在可是冬天啊!卯时天都没亮,外面冷得要命”
说着,她缩了缩脖子,显然是不愿意接受这个晨练任务的。
谢星远眉头一皱,轻哼了一声道:
“哼,怎么?嫌冷?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寒冬腊月光着脚练功都没喊过一声苦!”
您那是清朝人,能比吗?
谢小玲心中暗自吐槽了一句,嘴上可不敢顶撞,只好可怜巴巴地讨价还价道:
“那那能不能改到辰时再起床晨练啊?卯时也太早了,我根本起不来啊!”
卯时大概是早上5点到7点,而辰时则是上午7点到9点。
“嗯,行吧,辰时吧!”
谢星远瞥了她一眼,知道这大冷天的卯时确实是有点早了,最终还是心软将时间改到了辰时。
随后,谢小玲打了一辆出租车,然后跟司机师傅说了地点。
紧接着,出租车便载着祖孙俩缓缓驶入车流中,朝着谢家老宅驶去。
谢家老宅位于临江市的一个小县城中。
说起来谢星远跟这原身体主人还算是有点缘分的。
之前就说过,上一世的他就学过一段时间的中医,传承的便是江南西道的旴江医派。
旴江医派为我国重要的地方医学。
南宋妇产科、外科专家陈自明,元代的骨伤专家危亦林,明代医林状元龚廷贤等等,都出自于旴江医派。
而原身体主人谢星远,便属于旴江医派中的医药世家之一。
其兄谢星焕亦是清代著名医学家,著有《得心集医案》,书中收录其生平治验案例,涵盖内、外、妇、儿各科,对后世中医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父谢士骏,在此之前亦是当地名医。
所以才说谢星远出身中医药世家,其医术自然也不差。
更何况历经近百年的时间,谢星远本身问诊过的患者病历和经验便已经超乎常人,不是一般的中医大夫能够相比的。
也正是因为他上一世在这边学过几年医,所以对于临江市他还是比较熟悉的。
一个多小时后。
出租车司机载着祖孙俩,终于抵达了谢家老宅。
车子缓缓地停在一座古朴的院落前。
放眼望去,只见这座院子看起来不算很大,但也绝对不小,一副青砖黛瓦的模样,门楣上挂着“杏林春暖”的匾额。
随后,谢小玲付了车钱,扶着曾祖爷爷便下了车。
谢星远的目光扫过门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