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
但是丹参的药效真的是由丹参酮2a来决定的吗?
中医认定的药效标准会是丹参酮2a吗?!
很显然,并不是这样的。
中医古籍中认定的药效标准与西医成分认定的药效并不是一个概念,很多药效并不是所谓的科学能够解释的清楚的。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
一个中医药方中需要用到‘浮小麦’,要的就是‘浮小麦’中所含有的升浮之气。
什么是‘浮小麦’?
浮小麦就是能够漂浮在水上的麦子,也就是瘪麦子。
如果按照西医科学的标准来认定,这瘪麦子跟麦子没有任何的区别,其中的成分跟面包中没有任何的差异。
于是有位中医大夫在开方的时候,觉得方子中的‘浮小麦’没有任何的作用,直接便将‘浮小麦’给删了。
结果就是这个方子开给患者后,患者一连吃了三天没有任何的效果。
最后这位中医大夫想了想,只好又在方子里重新加上‘浮小麦’试了试。
结果在方子里一加上‘浮小麦’后,这个方子立马见效,患者喝完药后是效如桴鼓。
要是按照西医的科学标准来认定,这‘浮小麦’的成分跟面包一样,那啃点面包不是一样吗?
但事实就是摆在眼前,浮小麦与面包吃下去所带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在这个中医药方中,要的便是浮小麦中所蕴含的升浮之气。
这才是中医认定的药效。
因此不能单纯的以药物成分来认定药效,成分是成分,药效是药效。
最起码在中医方子里,浮小麦和普通小麦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药材,但是它们所含有的成分又完全一样!
中医讲究的是阴阳调和,气机升降,药性归经等等。
这些东西是几千年的经验医学,并不是所谓的科学,也不是西医能够明白的东西。
你能说经验学不科学吗?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既然经验学证明了这个方子有效,那么即便这个方子有多么的不可思议,不科学,它也依旧是有效的治病方式。
不能因为你一句‘不科学’就否认它确实行之有效。
只不过认定方式的不同,造成了许多人对中医药法的理解错误。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所以中医学是需要师傅带的,并不是光从课本上学习就能够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