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岱说道:“大致方法肯定是这样的,只不过本官知道一些精制之法。”
说着,刘岱让人准备了不少的硫磺、硝石和木炭,开始从头配制火药。
“既然鸟铳研发成功了,那颗粒状火药和定装弹的研制也要上马!”
刘岱记得明末其实已经有了颗粒状火药使用的记录,戚继光就曾制作、并装备颗粒状火药。颗粒火药能够在同样膛压下让子弹出膛后获得更高的初速。使用粒状黑火药的鸟铳,威力和射程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不仅如此,颗粒状火药因为火药颗粒之间空袭较大,燃烧也更加充分,颗粒状火药燃烧后的残渣较少,有利于鸟铳手清理枪膛。清理枪膛变得容易,火枪的射击速度就能得到提高。
刘岱招呼陈兴注意记录,然后命人按照自己给出的比例重新配比火药:硝石一两,硫磺一钱四分,木炭一钱八分,换算过来,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就是7575、106、1365,这个比例是刘岱根据《纪效新书》中的记载给出的,这已经与零氧平衡条件下黑火药的最佳配方基本一致了。
没过多久,陈兴指挥众人配制出一斤新配比的黑火药,然后刘岱命人平均分成十份,将火药放在木碾盘上反复碾压,直到把黑火药碾轧成白灰色。
“火药需要碾成如此细腻?”
“当然,这样才能保证火药燃烧更充分,威力也更大。”
刘岱一边回答陈兴的疑问,一边命人取来一点荞麦面,在和成泥的荞麦面上加上一些水,和得稀一些。然后把荞麦面也分成了十份,和十份碾好的黑火药混合在一起,将黑火药和荞麦面和成一体,变成了十团白灰色的面团。
这期间,陈兴看得目瞪口呆,没想到防守大人所说的颗粒化火药,竟然是这样做的,竟然还要加入水和荞麦面,这成本也太高了!
刘岱却没有理会陈兴吃惊的样子,而是让铁匠赶制了一个多孔的铁板,用铁板上的孔洞在火药面团上刮,刮下来一个个火药颗粒,装进盆里。然后再用提前制好的筛子筛除大小不一样的颗粒,只留下大小均匀的颗粒。
筛选后,有一半的颗粒大小不一样,需要重新揉成团再刮成粒。剩下的一半火药颗粒差不多大。刘岱把这些颗粒分成五份,放在太阳底下晒干,便得到了一种颗粒火药。
刘岱也不知道对于新打造出来的鸟铳而言,火药颗粒大小多大为好。所以他做了不同颗粒大小的十种颗粒黑火药,每种都做五份,然后拿到火药局外面一一试射。
陈兴也期待看看自己打造的鸟铳有多大威力,跟着刘岱来到外面,刘岱命自己带来的直属兵丁一字排开,按照自己教授的填装流程开始装弹,期间刘岱对众人一一指点。
这段时间这三十名兵丁都是用木头削成的“模型”鸟铳训练,在刘岱的严格要求下,将每一个填装环节都牢牢记住。可此时毕竟是第一次实操,不少人还是出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刘岱凭借记忆一一纠正,半晌后众人才填装完毕。
“放!”
“砰!”
一阵巨响传遍山谷,硝烟弥漫开来,但是大多数颗粒火药的效果都一般,有的颗粒太大的甚至不如粉状火药,远没有达到刘岱的预期。但有几种小颗粒的火药表现良好,尤其是其中一种,直接打穿了一百五十步外(约100米)的粗壮树干。
陈兴和一众兵丁见状全都目瞪口呆,原以为加入了荞麦面的火药已经算是废掉了,没想到经过这样的处理,这些火药非但没有废掉,反而威力还变大了,真是匪夷所思。
刘岱眼见有了效果,便又回到火药坊,将表现最好的颗粒火药作为模板,让陈兴按照样品开始批量生产。
看到新火药的性能,陈兴十分兴奋:“大人才智过人,实在是令人佩服!”
刘岱笑了笑,说道:“我只是在一些关键点上提醒你们一下,以后还要靠你们这些大工匠自行摸索,不断推陈出新才是。”
“另外本官的这个火药配方一定要注意保密,决不能让外人知晓。如果有谁泄露了机密,火药局所有人都要连坐!”
陈兴激动不已,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做好保密工作,绝不让秘密外泄!”
“嗯,很好。”
接着,刘岱准备一鼓作气,将另一个与鸟铳相辅相成的大杀器技术也拿出来,那就是定装弹!
其实这项技术的难度并不大,此时大明军中的鸟铳手在弹药装填上是有定制的,其实就是初级的定装弹。比如在戚家军中,鸟铳手每人就背着装有火药的竹管五十三个,都是定量的。另一个袋中也放着铅子五十三个,如此节省了一些填装环节。其余各部明军之中也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办法,只是形式不同,效果也大多不尽如人意。
不过能有这样的办法,说明此时的明军已经有了定装弹药的技术理念,再进一步便是刘岱想到的纸壳定装弹了。
纸壳定装弹就是将定量的颗粒化火药与弹丸全包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