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大明民间已经有了“破五”的习俗,不管是民间百姓、商贾,还是官绅、军将,过了正月初五都会开始忙碌起来。
不过此时已然是在“过年”之中,走亲访友、庆贺新年依然不停,直到正月十五上元节之后才算完。
“大人,这才初五啊,咱们去青云寨干什么?”
此时白昌河身上的沉重铠甲已经换成了棉甲,一身明盔明甲非常精神,刘岱也穿了一身棉甲,不过在棉甲外面还穿了一件短身锁子甲。
如今清军还在北直隶肆虐,周边的贼寇也很多,难保不会在路上遭遇敌人,所以刘岱秉持着“万事小心”四个字,只要是出了北原堡都要全副武装起来。
“当年要不是李成梁托大死在了勘察敌情的路上,野猪皮也不至于被放任做大。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小心总是没错的。”
刘岱心中想着,对白昌河说道:“过年之前谢百总就派人来报,酒坊按照本官的要求蒸馏出了酒精,现在过完了年,便要去看看。”
“酒精?”
白昌河说道:“就是大人让酒坊用上好烧酒做出的东西?”
“嗯。”
“可惜那些好酒了。”
“你懂个屁!”
刘岱笑骂道:“酒精才是好东西。将来你们谁受个伤、发了脓,都需要用酒精消肿化脓,那是可以救命的东西!”
“这个酒精有这么大的作用?”
刘岱也不理会白昌河,只是督促众人加快速度,一行十几人当天下午时分策马冲进了青云寨。
“见过大人!”
谢东乡带着手下张散、李思、楚远山三名旗长在寨门内迎接,刘岱招呼几人弄来点烧酒暖身子。
“属下已经准备了。”
刘岱一行每人都喝了一碗烧酒,热辣的感觉顺着喉咙一直到胃里,身上的寒气瞬间消散了许多。
“走,去酒坊。”
此时的酒坊由一个名叫马梁的老师傅负责,谢东乡将人叫来,说道:“属下平日里忙于军务,实在照看不了这两处工坊,年后就从工匠之中提拔了两人,一人就是这位马梁师傅,另一人是织布工坊主事赵岳大姐,分别管理两处工坊的运转,还没来得及向大人禀报,请大人责罚。”
刘岱点头说道:“本官让你管理青云寨,这就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及时禀报本官就好。”
谢东乡笑着应诺,随后又支支吾吾的凑过来,想要说什么。
刘岱瞪了谢东乡一眼,从怀里拿出一个绣囊塞了过去:“梅姑娘给你的。”
“谢大人!”
“你小子以后自己跑过去拿,别让老子看着你们起腻!”
“嘿嘿。”
谢东乡傻笑着,刘岱不再理会这个傻小子,而是招呼马梁说道:“去看看酒精。”
“是,请大人这边来。”
很快,刘岱在酒坊的一间屋子内看到了酒精,虽然只有一坛子,但是启封后,一股熟悉的,类似于医院消毒酒精的味道就弥散开来,虽然远不及后世医院医用酒精那么浓烈,但也远比一般的烈酒刺鼻了。
刘岱用水瓢舀出一点倒在手上,顿时感觉一阵清凉,这是酒精快速挥发带来的凉感。
“嗯,很不错。”
“制作这样一坛酒精,耗费了多少烧酒?”
马梁说道:“启禀大人,这一坛酒精差不多有五斤左右,小人等用了将近二十斤烧酒。”
刘岱说道:“还好。从今以后,酒坊每月除了出产烧酒外,还要出产一百斤酒精,用竹筒分装,每支竹筒大概三两左右。”
“是。”
“谢百总!”
刘岱正要吩咐谢东乡事情,回头看到谢东乡还在“把玩”绣囊,于是瞪着眼将谢东乡喊过来:“你小子早点将梅姑娘娶回来,省得你整天魂不守舍的。”
“是、是,小人尽快,尽快!”
“本官已经吩咐酒坊量产酒精,你按照每哨两百支的数量分配,派人给各哨运过去,多余部分全部送往北原堡入库储存。”
“是。”
随后整个正月,刘岱忙于弥陀山基地和北原堡,铁匠铺正月一共出产了三百副棉甲,刘岱全部装备到自己的直辖人马,以及前哨部分将士,以后准备逐步装备所有将士。
同时,各哨也全部装备了刺刀,各哨将士按照刘岱增添了内容的《步兵操典》进行训练,刺杀、刺刀阵、行军队列、火铳横阵等各种项目日日操练,刘岱不时前往各处突击检验,大大提升了各哨将士的战力。
酒精逐步配备起来,织布工坊也调集了一批上好的棉布,为各哨将士赶制了崭新的鸳鸯战袄。
待到二月初,北原堡一千多名将士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只是火炮暂时还没能铸造出来,陈兴带人试着铸造了一门,刘岱看过之后便给否决了:五百多斤的重量,却只能发射两斤单子,射程只有一里多,而且试射之后炮身也出现了细微的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