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深水埗区包含深水埗、长沙湾、荔枝角、石峡尾等区域,区内有大量的纺织厂、制衣厂、五金工厂。
最多的时候有六千多家工厂,十多万工人,是港岛制造业的核心地带。
1月的港岛清晨,还有些寒意。
站在街道上,陈秉文紧了紧身上的外套,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空气中飘散着海风特有的咸湿气息,让他的头脑一下清醒了许多。
昨晚他就想过,要在短时间内改善陈记糖水铺的经营状况,赚到足够的钱来交房租。
仅仅靠改良产品、改变销售方式等常规方法,效果肯定不明显。
只能另辟蹊径。
不过,具体要怎么做,还要先考察了解一下市场,才能做决定。
此时天刚蒙蒙亮,街道两旁的骑楼下,不少摊贩已经开始摆摊。
不远处的街角,卖报纸的福伯正将一叠叠的报纸整齐的堆码在木架上。
“阿文,这么早出门去哪啊?”
“福伯,我去附近走走。”
“年轻人是要多出去转转,铺子有你父母操持就够了”
经过报摊的时,福伯笑呵呵的与陈秉文说着话。
走在街上,不时有熟人和陈秉文打招呼。
深水埗的清晨充满了烟火气,街边的小吃摊冒着热气,卖早餐的当口前挤满了人。
陈秉文沿着桂林街向长沙湾方向走去。
街道两边店铺林立,五金行、布匹店、茶餐厅鳞次栉比。
此时正值上工时间,街面上行人如织,随处可见赶着上班的打工人。
陈秉文的步伐不疾不徐,有着明确的目标。
他准备以陈记糖水铺为中心,将半径一公里的区域内,大街小巷都转一遍。
这是目前的交通条件下,陈记糖水铺生意能够覆盖的最佳区域。
再远就没有统计意义了。
他要了解一下这片区域内其他糖水铺的生意状况,以及产品特点。
同时,对这个区域内顾客群体的构成做一个画像。
只有把这些都了解清楚了,才能针对性的对陈记进行改良。
否则,拍脑门想出来的办法只能是空中楼阁。
一路走一路看,遇到感兴趣的东西,他会驻足多了解一下。
路过已经开门的糖水铺,他也会进去点上一碗糖水尝尝。
兜兜转转,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
临近中午,街面上人流明显多了起来。
工人成群出现在街道上,到附近的茶餐厅或者小吃摊解决午餐。
“文哥,你怎么在这?”
陈秉文正准备跟着这些工人,看他们安排午饭,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回头一看,一个穿着工装身材魁梧,满脸笑容的青年站在身后,正是前身的好朋友高振海。
“阿海!”
陈秉文高兴的喊了一声,非常自然的走过去,笑着锤了高振海肩膀一下。
高振海是陈秉文从小玩到大的死党,两人年龄相仿,一起读书一起打架。
陈秉文比高振海大三个月,加上做事比较有想法,高振海一直很尊敬他。
高中毕业后,陈秉文留在糖水铺给父母帮忙。
高振海则进了一家五金厂打工。
“今天怎么有空出来闲逛,不用帮着陈伯打理铺子?”
能在街上碰到陈秉文,高振海非常高兴,拉着他说个不停。
“上午顾客少,我出来转转。”
“难得你有空,正好我今天发了薪水,我请你吃饭。”
高振海说着,拍了拍装钱的口袋,也不问陈秉文的意见,拉着他就往旁边的茶餐厅走。
陈秉文笑了笑,任由高振海拉着自己走进了茶餐厅。
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高振海随手拿起菜单,说道:“文哥,你想吃啥就点啥。”
陈秉文摆了摆手:“来一份扬州炒饭就可以。”
高振海一个月才八百多元薪水,赚钱不易,陈秉文不想让他破费太多。
高振海毫不在意的拍了拍胸脯:“文哥,今天我请客,你就别跟我客气啦!发了薪水,总得好好庆祝一下。”
“以后有的是机会,再说你一会还要回去上工,扬州炒饭就很好。”
见陈秉文执意不同意,而且一会确实还要回去上工。
高振海也不用再坚持,跟着点了份叉烧饭,然后把菜单递给服务员。
“文哥,你不知道,我们厂里这段时间忙得要命。订单多得做不完,天天加班,连周末都没得休息。
昨天晚上加班到快十点,今天早上又要早起,我都快累趴了。”
几天没见到陈秉文,高振海有说不完的话。
把他上工所见所闻,倒豆子般讲给陈秉文听。
陈秉文点了点头,笑着说:“出来做工确实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