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港币的年租金确实超出预期。
不过食品厂的环境和设备状况,却比他想象中更好。
陈秉文脑中飞速计算。
银行贷款八万,维园年宵四个熟食摊位全部竞标的话,至少要预留五万,剩余三万要准备维园年宵的原材料、人工、搭摊位等费用。
可眼前这个食品厂又让陈秉文非常满意,不租下来实在可惜。
“强哥,可以跟你老板商量商量,租金按月交?”
“这我得问问他。你在这里随便看,我去打个电话。”
陈秉文的问题让钟强有些犯难,租金的问题还是直接问老板比较好。
钟强说完转身离开,把陈秉文一个人留了下来。
看着钟强匆匆离去的背影,陈秉文也没傻等着。
而是开始按照糖水生产工艺,在脑海中安排设备摆放位置。
从家庭作坊到食品厂的规模化生产,生产工艺流程一定要合理安排,否则生产效率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陈秉文深知这一点,他参观过不少现代化食品工厂,对流水线布局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理解。
不一会功夫,钟强的声音从门口传来,“阿文,老板说按月付可以,但要押一付一。”
押一付一,相当于陈秉文只要先付五千元,就可以拿下这间食品厂一个月的使用权。
这样一来,陈秉文手头的资金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
陈秉文点点头,“谢谢你强哥,你可以通知老板来签约,这个条件我接受。”
虽然贷款还没到账,五千元陈秉文还是拿得出的,早点把食品厂接手过来,就能尽快开始设备调试和生产准备。
“强哥,你之前在这里做工,有没有兴趣再回到这里?
工资每个月一千元,还是负责设备维护。”
搞定食品厂的租赁事宜后,陈秉文目光炯炯地看向钟强,邀请道。
刚才聊天的时候,他了解到钟强之前在这里做的工作就是负责维护设备。
现在他把食品厂租过来,厂里的这些设备同样需要人维护。
与其另外找人,不如找个熟悉情况的。
“我非常愿意。谢谢你阿文,啊不文老板。”
钟强连忙高兴的答应,称呼也从之前的阿文变成的文老板。
等老板过来,陈秉文和他签好租约,这间食品厂的使用权就算正式交到他手里。
回到糖水铺,当陈国富和汪巧珍听说食品厂已经租下来,不免又是一阵激动。
陈国富拿着那份租约翻来覆去的看不够。
汪巧珍不停的念叨着,“我的阿文真的出息了十八岁就能租厂子”
尽管租食品厂的钱是贷款,但久穷乍富还是让陈国富和汪巧珍情难自禁。
见状陈秉文直接把父母带到长沙湾38号,亲自参观了一圈。
这才让两人的情绪平复。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陈秉文就站在长沙湾道38号厂房门口。
他要抓紧时间把食品厂的设备调试好,让食品厂尽早投产。
“文哥,这么早?”
高振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秉文回头就看见高振海骑着那辆改装三轮车,车斗里堆满了从糖水铺搬来的工具和原料。
“阿海,来得正好。”陈秉文招招手,“今天我们要把这地方改造成糖水生产车间。”
两人合力将三轮车上的东西卸下。
陈秉文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手绘的平面图,这是他昨晚设计的生产线布局。
“蒸煮区放在这里,原料储存要离水源近一些”
陈秉文一边说一边在厂房里走动,不时用粉笔在地上做标记。
高振海跟后面,见地上画出不同的功能区,不由得挠挠头:“文哥,咱们不就是煮个糖水吗,用得着这么讲究?”
陈秉文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高振海:“阿海,以前我们是小作坊,可以随性一些。
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指了指宽敞的厂房,“有了这个食品厂,我们每天能生产的糖水量是以前的十倍不止。
如果不建立标准流程,质量就无法保证。”
高振海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陈秉文知道,要让这个从小在深水埗长大的伙伴理解现代化生产管理,还需要时间。
家里的铺子有父母在,不需要他操心。
食品厂这边,他准备以后让高振海负责。
所以,他要尽快把高振海带出来,让他理解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
“来,我们先从清洁开始。”陈秉文拿起拖把说道:“食品厂最重要的就是卫生。”
有陈秉文做表率,高振海二话不说,也跟着开始打扫卫生。
两人刚开始没多一会,钟强就赶了过来,跟他一起的还有两个之前在食品厂工作的同事。
昨天分别的时候,陈秉文让他帮着介绍几个熟练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