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 第三十三章 苦一苦读者,骂名我来担

第三十三章 苦一苦读者,骂名我来担

    公司给余惟介绍了两支v团队,第一支相当专业,报价四十万起……
    场景布置加租金十万,器材租赁二十万,后期剪辑技术难度不高,几万块差不多。
    导演经手过很多大牌歌手甚至国际歌手的v制作,审美在线作品还拿过奖。
    按公司的说法,对人家来说四十万都算小成本,基本没得赚,主要是看好他才想跟他接触一下。
    这个余惟是信的,现在很多歌曲v成本都是几百万起步,财大气粗一点的甚至无上限,花到哪算哪……
    其实人家很有诚意,业务能力也没的说,但对于他来说还是有点太贵了,毕竟还要拍个短片。
    贵的东西缺点只有贵。
    “a,四十万……”
    “bbbbb。”
    相比之下,第二只团队就有点业余了,报价十万块不到,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据说还是拍广告片出身,公司似乎有些暗示他别选这家的意思,显然对其相当不看好。
    “广告片好啊。”
    余惟还真不是自我安慰,很多广告片都有剧情,哪怕最终的目的是“带货”,也能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现在的歌曲v无意义镜头很多,强调各种画面感和视觉震撼,跟剧情向短片的风格根本不搭。
    这个有点偏科的团队反而刚刚好,歌曲v应付一下差事就行,短片才是重中之重。
    余惟选第二支业余团队的时候,影视部负责人都是懵的,年轻人果然不行啊,这么简单的选择题都做不好。
    就当给公司省钱了吧……
    短片还在筹备阶段,但余惟的小说里《调音师》剧情已经快写完了,今天就能收尾。
    文娱小说的拍电影过程只需要一笔带过,关键在于最后的成品展示阶段。
    本来余惟是打算写直接全网发布的,但这么写实在有些平淡,而且体现不出主角打分系统的卖点。
    写文娱最怕的就是偏离核心,反正他看过的很多小说都是,前期围绕噱头写的好好的,后面莫名其妙变成了普通文娱。
    要打分咱就得从头打到尾。
    然后余惟就安排了个短片创意大赛,类似于一期《导演请指导》,由导演带着自己的作品参赛,也可以互评打分。
    主角只是普通的参赛选手,但因为其大胆的“跨界”行为,比赛流程引起了轩然大波。
    参赛,展示,装逼……
    这一套流程过于经典,读者都是阅书无数的老书虫,主角参加比赛,用脚想都知道他会拿奖啊。
    一眼望到头的剧情,读者会不会耐着性子看下去余惟不知道,反正他是看不下去。
    这剧情跟预制菜似的,还没端上来就知道什么味……
    于是余惟决定加一点盐,主角在行动的时候,反派也在行动,被魏宇打了低分的电影票房爆死,他们决定反击。
    砸人饭碗断人财路,这么深的仇静静的看主角装逼也不合理,有所行动也是必然。
    烂片资方不想吃哑巴亏,于是直接打起了舆论战,开始造谣魏宇跟比赛主办方提前接触,预定冠军。
    魏宇跨界需要比赛证明自己,主办方需要他自带的流量,这确实是事实……
    这种流言一出来,哪怕魏宇最后获奖,最后也会被说成是名不副实,没获奖那就是纯菜。
    拿不拿奖都会被骂,属于是阳谋。
    这种局面有解法吗,当然有,用绝对的实力让流言蜚语闭嘴,只要网友都认可这部片子,那所谓预定就不存在。
    正常打都能赢,需要打假赛?
    其实还是参赛拿奖的套路,但余惟加了一个新的期待感,奖要拿,但也不能吃亏。
    “魏宇啊,这段时间你受苦了,我这就给你沉冤昭雪!”
    余惟抄起键盘开始码字,准备给《调音师》剧情画上句号。
    [比赛的最后,魏宇压轴出场。
    观众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他们最期待的一部,不仅是因为歌手跨界的噱头,也是因为场外因素。
    刚才邓导的微电影水准很高,如果魏宇的片子比不过人家还能拿奖,那这比赛确实有点假……
    魏宇也知道观众都在想什么,不过他也不甚在意,只是按照流程讲起了介绍词。
    “我带来的作品《调音师》讲述的是人的窥探欲,面对盲人,你会警惕对方吗?”
    比起介绍词,魏宇的话更像是一个问题,众人面面相觑,感觉这选题有点意思。
    随后大银幕开始播放他的参赛作品,影片一开始画面还暗着,紧接着响起了一阵钢琴曲。
    怪不得叫调音师,这是和钢琴有关的音乐短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部片子应该还行,毕竟魏宇的音乐才能毋庸置疑。
    但接下来的发展完全出乎众人的预料,短片的开篇相当诡异,场景阴暗就算了,甚至还有尸体。
    你管这叫音乐电影?]
    “再写下去就要剧透了。”
    本着不能提前剧透读者的想法,余惟简单描写了几个短片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