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对手的《carickferg》我也没听说过。”
其实很多电影里经典配音大家都听过,只是不知道歌曲的名字,这首爱尔兰民谣就是如此。
因为对这首歌的陌生,读者一时也不知道小说里出现的《踏浪》是干嘛的,其他几次音乐对抗他们还能理解,但最后这个“乡土”实在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懂归不懂,但追读兑换歌曲还是绰绰有余的,自从出现隐藏福利后,大家追更还是挺勤快的。
影视考核的结果很耐人寻味,获得全场最高片约的是池乐萦,相比于新手区的余惟,她的演技显然更可圈可点一些。
评审团对余惟的评价就很直接了:等会加个联系方式有空聊聊合作啊……其他学员都是找工作,到他这成合作了。
他们从余惟的两次改编上看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他的创作能力不仅可以展现自我,也同样可以“定制”。
这种创作能力是很恐怖的,靠音乐带飞的烂剧和烂片并不少,显然他具备这个带飞全队的实力。
毫不夸张的说,一众影视从业人员看到余惟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如果他以后的配乐还能有《踏浪》这水准,跟他合作稳赚不亏啊。
老师你看我38评分的电视剧还有机会吗?
余惟倒也没拒绝,人他加了,但合作还是免了,他还年轻,口碑还是比钱重要的……
节目录制结束后,余惟马不停蹄地置办了回家的机票,出门在外其他还好,但码字是真不方便,这几天手机都快被他按冒烟了。
小说里主角的《唱作人》比赛暂时告一段落,余惟大手一挥,决定让魏宇搞个专辑出来。
主要还是想趁追读需求低的时候多囤点歌,现在只要几千追读的时候不狠狠换歌,等后面需求上万可就麻烦了。
专辑里歌多啊,一次换一堆,就跟十连抽卡一样,想想就爽。
尽管单曲短期流量更高,专辑却具备更可持续的变现能力和品牌溢价,一个歌手想要真正上台面,只有神曲没有专辑是不太行的。
小说里的魏宇需要,自己也需要。
专辑虽然制作周期长,但它是歌手建立长期品牌的基础,单曲虽然制作快但生命周期短,炸得越响,消失得越快。
一首歌能不能吃一辈子余惟不知道,但一张优质的专辑绝对能……
就在他赶飞机构思专辑主题的路上,刘泞忽然告诉他,先前的《听见下雨的声音》v正式上线了。
“差点给这玩意忘了。”
相比之下余惟还是更重视当时拍摄的副产物《调音师》,这个v过于普通了,恐怕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吕舟团队一直被短片占着工期,v没什么时间处理,不过《调音师》两天前已经由祁洛桉卡点参赛了,他们这才有时间给v收尾。
余惟不由得想起了v的女主祁洛桉,她应该会因此获得不少关注吧……虽然她不怎么想要。
“祝你好运。”
在发送完最后一条消息后,他设置了飞行模式。
……
祁洛桉缩在门楼阴凉里的藤椅上,阳光撞碎在老房檐上,溅起的飞尘在四合院里打转儿,半点落不到她肩头。
要是余惟看到此刻她所处的环境,肯定会多喊两声京爷,住的还是四合院,这是真京爷。
“这可怎么开学啊。”
听到歌曲v上线的瞬间,她就知道大事不妙,v本身的质量一般,但架不住有余惟人气的加持。
关注余惟的人肯定都会去看一眼的,例如自己的室友,短短五分钟,她们已经给祁洛桉发了几十条消息了。
宿舍群艾特完还不算,一个两个的都开始私信追问,别说解释了,她看都看不过来。
祁洛桉算是体会到文娱小说主角一夜爆红的刺激了,不过她只是余惟得道后升天的鸡犬。
网上对于这个v的评价很客观,这v也太v了,中规中矩,故事甚至有些老套,不过男女主挺好看的。
这应该是祁洛桉重新回到大众视野里,嗯,重回。
“桉桉,是谁来了啊?”
屋内的声音醇厚悠远,虽然带着几分明显的暮气,但每个字都如同羽毛般轻柔舒缓,足矣窥见年轻时婉转歌喉的一角。
“没人呐……还真有。”
祁洛桉定眼一瞧,从门口探头进来的不正是她老哥祁缘吗,老太太耳朵真好,隔了这么远都能听见。
“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她都躲到奶奶这来了,结果还是不得安生,祁缘那么关注余惟,肯定已经发现了v的事,得想想该怎么糊弄过去……
“不正之风。”踏进小院的祁缘先是瞟了眼正房,这才压低声音道:“我说你怎么收买余惟的呢,原来是出山帮他拍东西了。”
“……”
祁洛桉感觉她好像也没必要编瞎话,老哥自己会说服自己的。
他这脑回路不去写小说可惜了,再找余惟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