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我朱允熥,老朱求我造反 > 第十一章 祖传抠门

第十一章 祖传抠门

    就这!!!
    宦官不经意扯了扯嘴角,本来在朱元璋严格,近乎苛刻的管理下,宫内宦官都不敢乱伸手,平时的收入,除开月银之外,全靠宫里贵人的赏赐。
    刚刚他虽然是被朱允熥威胁着去传话,可实际上是冒了很大的风险,万一朱允熥变相抗旨,让朱元璋不高兴,他这个传话的,首当其冲,承受朱元璋的怒火。
    而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朱允熥都露出要赏赐的意思,结果来句手头不方便。
    这让他如何绷得住?
    不过他纵使失望,却没表现出来,反而笑道:“允熥殿下言重了,奴婢能为殿下做事,是奴婢的荣幸。”
    “殿下若无其他差遣,奴婢这就回宫复命。”
    “好,有劳公公了!”朱允熥点了点头。
    “奴婢告退!”
    宦官行完礼,一边退出朱允熥寝宫,一边心里嘀咕,果然老朱家是祖传抠门,皇上抠,皇孙更抠,就不能报希望。
    我还是太天真,竟然信了允熥殿下的话。
    还好好感谢我,连我名字都不知道,感谢个毛啊!
    朱允熥则没想那么多,环顾寝宫一圈,最后选择懒散的跑到床上躺着,至于闭门读书,读什么书不是读?
    有时间看书,还不如好好研究系统奖励的那本书。
    至少那本书包罗万象,记载着上下几年前的大小事务,既有趣,还长见识。哪像宫里的书,枯燥,乏味,还通篇不讲人话,全靠自己逐字逐句琢磨,理解。
    想着,他闭上眼睛,心里默想着那本书,又一次从洪武二十五年开始看起。
    上一次看的很快,仅仅粗略了解了一下,这次他要好好研究下,看看他皇爷爷辛辛苦苦驱逐鞑虏,建立的大明王朝,为何才区区两百多年,就灭亡了。
    因为书就在脑海里,想多少看多少,比现实看书快的不是一点点。
    当他将明朝部分的记载看完,心里暗叹,四叔的子孙不孝啊!皇帝一脉出奇葩,纵容文官集团壮大,连自身权力,自身安危都保不住。
    而其他亲王,要么疯狂生孩子,要么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搞内斗。
    直到大明灭亡,都没几个出手帮忙的,最后让朱家子孙差点灭绝。
    什么,这里面有他其他叔叔的后人?
    他其他叔叔后人,才传了几个下去,甚至都没有能传承至明末的。
    真正传承至明末的,只有他四叔朱棣那一支。
    朱允熥叹完四叔子孙后,对明末记载,又极为无奈,没想到他皇爷爷驱逐鞑虏建立的大明,最后又让鞑虏占了江山。
    更让他无语的是,大明养士两百余年,到头来除了少数人,都不知道养的是什么玩意,没一个念朱家好的。
    后期即使有,也不是念朱家的好,而是被鞑虏抢走家产,杀了家人而已。
    看完明朝时期的记载,朱允熥收拾了下心情,又转向下一个朝代,清朝。
    说起来,他在得知大明被清朝覆灭时,对清朝极为厌恶。导致他在看书上清朝部分记载时,都带着厌恶心思。
    但清朝前部分记载,让他叹为观止。
    他没想到一个外族,竟然把大明历代皇帝没做到的事,做到了。
    比如大明顽疾,土地兼并。
    书上记载,清朝的雍正,推行了一种叫摊丁入亩的政策,不但遏制了土地兼并,还极大的增加了朝廷财政。
    大明要是有那么多银子,明末时期也不会灭亡的那么快。
    除此之外,还有文官集团,什么密折制度,什么军机处之类,愣是把文官集团治的服服帖帖。
    哪像大明,尤其是大明后期,文官集团都开始操控皇权了。
    至于清朝中后期,他是没眼看。
    大明后期的皇帝,虽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至少有骨气,哪像清后期跪舔外族,丢尽了国人的脸。
    再之后,他就越来越看不懂了,什么连发机枪,什么大炮、坦克、航空母舰之类的,完全颠覆想象。
    只知道很厉害,至于为什么这么厉害,就不知道了。
    最后他终于知道为何后世的人,能人手一个系统了,原来是出现了一位比他皇爷爷还要厉害,还要伟大的人,建立了新国家。
    而这个国家,除了建国初期的自然灾害外,竟然没有饿死过人,更没有什么易子而食的惨剧。
    对比他所在的大明,强大的不是一点点,简直不敢想象。
    唯一让他无奈的是,后世太多太多东西,都不认识,也理解不了。甚至连很多字都不认识。
    他虽然读书不行,可那也只是指他在写文章,写诗词上面,而不是说他不认字。
    可偏偏后世的字,也不知道怎么了,要么不认识,要么缺胳膊少腿。
    最可恶的是系统奖励的书,后面部分记载的文字,居然用后世的字,导致他看的时候,都是连蒙带猜。
    “二爷,二爷…”
    正沉迷系统奖励的书,不可自拔时,朱允熥耳边忽然响起常三的呼唤声。
    朱允熥回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