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13章 组建实验室

第13章 组建实验室

    1950年1月10日清晨,奉天兵工厂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十几个厂领导围坐在长桌旁,茶杯里的水汽混着烟卷的烟雾,在冰冷的空气中交织成一片朦胧。陈樾坐在靠窗的位置,时不时用手扇开飘到眼前的烟雾。
    "同志们,"赵厂长敲了敲桌子,"今天这个会,主要讨论成立专门的武器研发实验室。陈总工,你先说说想法。"
    陈樾站起身,把准备好的图纸摊开在桌上:"各位领导,咱们厂的机床已经能满足精密加工需求,是时候把重心转向武器研发了。"
    他指着图纸上标注的实验室布局:"我建议把原来的3号仓库改造成实验室,分设设计室、样品室、测试间三个区域。"
    主管后勤的李副厂长皱起眉头:"这得花不少钱吧?现在国家刚成立,到处都缺经费"
    "老李,"赵厂长打断他,"陈总工设计的那些机床给国家省了多少钱?现在要搞武器研发,咱们可不能拖后腿!"
    陈樾赶紧打圆场:"李厂长的顾虑有道理。其实改造费用不会太高,主要是添置一些测量仪器和试验设备。人员方面,我建议先抽调10名技术骨干,再配30名后勤保障。"
    会议开了整整一上午。当讨论到实验室保密级别时,保卫科张科长拍案而起:"必须按最高级别!现在南边还有残余势力,毛熊那边也虎视眈眈"
    "张科长说得对,"陈樾点头,"实验室所有人员都要经过严格政审,进出实行双人双锁制度。"
    最后,会议一致通过成立实验室的决议:陈樾任技术负责人,赵厂长亲自抓后勤保障,孙团长的保安团负责外围警戒。
    散会后,赵厂长把陈樾叫到办公室:"陈总工,实话说,我对武器研发一窍不通。这摊子事,可就全指望你了。"
    陈樾笑了笑:"厂长放心,我已经有初步计划了。"
    1月13日,改造一新的实验室正式挂牌。原来的仓库被粉刷得雪白,墙上贴着"保守机密,慎之又慎"的标语。十名精挑细选的研究员整齐地站在门口,其中就有张卫国和林秀兰。
    "同志们,"陈樾站在台阶上讲话,"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实验室的第一批研究员了。我们的任务是研发比敌人更先进的武器,保卫新夏国!"
    掌声过后,陈樾带着大家参观了实验室。设计室里摆着六张绘图桌,每张桌上都配有最新进口的计算尺和绘图仪;样品室里陈列着各种国内外武器样品;测试间则安装了几台自制的测试设备。
    "第一个任务,"陈樾指着样品室里的一排武器,"把这些枪炮全部拆解、测绘、分析。张卫国负责步枪组,林秀兰负责手枪组,王铁锤师傅带人研究迫击炮。"
    研究员们面面相觑。林秀兰壮着胆子问:"陈总工,拆解没问题,但有些原理我们不太懂"
    "这正是我要说的。"陈樾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手稿,"我在编写一本《武器设计原理》,三天后发给大家。现在先动手拆解,有不懂的记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实验室里从早到晚都响着叮叮当当的拆卸声。研究员们像解剖医生一样,把一支支枪械大卸八块,每个零件都仔细测量、绘图、记录。
    "陈总工,您看这个枪机结构"张卫国举着一个零件,"为什么这里要做成斜面?"
    陈樾接过零件,招呼大家都过来:"这是勃朗宁设计的枪机延迟开锁机构,斜面可以"
    他深入浅出地讲解着每个设计细节,研究员们如饥似渴地记着笔记。有时候讨论到深夜,食堂师傅不得不把饭菜送到实验室来。
    1月16日晚上,陈樾正在办公室奋笔疾书,编写教材的最后章节。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进来。"
    门开了,是林秀兰,她手里捧着几页纸,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陈总工,我我对不起组织的信任"
    陈樾吓了一跳:"出什么事了?"
    原来,林秀兰在测绘一支鹰酱制1911手枪时,不小心把击针弄断了。这种精密零件当时在国内根本没法修复。
    "就这事啊?"陈樾松了口气,"弄坏设备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吸取教训。来,我教你怎么办。"
    他带着林秀兰回到实验室,把断掉的击针放在显微镜下:"看,断裂面在这里。我们可以重新设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