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74章 资源短缺

第74章 资源短缺

    1954年12月的一个清晨,陈樾裹紧棉大衣,顶着刺骨的寒风登上了前往四九城的专列。车窗外的华北平原覆盖着一层薄雪,铁轨两旁的电线杆像列队的士兵般快速后退。
    "陈工,喝口热水暖暖身子。"随行的小王递过来一个军用水壶,"这次会议听说很重要?"
    陈樾接过水壶,呼出一口白气:"能不重要吗?全国工厂都快断粮了。"他望着窗外掠过的工厂烟囱,眉头紧锁。这半年来,各地新建的工厂如雨后春笋,但随之而来的原材料短缺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列车驶入四九城站时,站台上已经站满了接站的干部。陈樾刚下车,就被一位穿中山装的中年男子拦住:"是奉天兵工厂的陈樾同志吧?请跟我来,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
    汽车穿过积雪的街道,最终停在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建筑前。门口站着荷枪实弹的卫兵,检查过证件后才放行。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二十多人,烟雾缭绕中,陈樾认出了几个部委的领导。
    "同志们,情况很严峻。"主持会议的工业部王部长开门见山,"上个月,全国有37家工厂因为缺乏橡胶停产,石油库存只够维持两个月了。"
    一位戴眼镜的干部站起来汇报:"我们尝试从东南亚进口,但外汇储备太少,换不来多少物资。毛熊那边的报价又太高"
    陈樾悄悄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数据。他注意到,橡胶缺口高达1200吨,石油缺口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5万吨。
    "陈樾同志,"王部长突然点名,"你们兵工厂的'红星重卡'生产线是不是也受影响?"
    全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过来。陈樾站起身,清了清嗓子:"确实如此。我们上个月只完成了计划产量的60,就是因为轮胎橡胶供应不上。"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叹息声。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推了推眼镜:"我建议缩减工业规模,优先保障军工和重工业。"
    "不行!"陈樾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连忙补充道:"我的意思是,现在退缩就前功尽弃了。我们应该想办法开源,而不是节流。"
    老教授冷笑一声:"陈工说得轻巧。怎么开源?难道天上会掉石油下来?"
    陈樾不慌不忙地翻开笔记本:"我有三点建议。第一,在东南亚边境搞军事演习,展示我们的'翼龙'无人机和新型坦克"
    会场顿时一片哗然。外贸部的同志打断道:"这不是威胁邻国吗?影响多不好!"
    "这不是威胁,是展示实力。"陈樾解释道,"东南亚各国现在都在观望,我们要让他们看到,和我们做生意比跟西方人更有利可图。"
    他继续道:"第二,我会设计更多轻工业产品,增加出口品类。比如新型纺织机、自行车、收音机"
    "就凭这些能换多少外汇?"老教授不以为然。
    陈樾微微一笑,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铁皮玩具车:"这是我设计的样品,成本不到一元,在国际市场上至少能卖五美元。"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众人传看着这个做工精良的玩具车。车身上的红五星闪闪发亮,车门还能开关,方向盘可以转动。
    "第三,"陈樾趁热打铁,"趁着现在和毛熊关系好,从西伯利亚修一条输油管道到东北。这样不仅能解决石油短缺,还能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打下基础。"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王部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想法很大胆但工程量会不会太大?"
    "长痛不如短痛。"陈樾坚定地说,"现在不修,五年后我们还得面对同样的问题。"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当陈樾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招待所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他刚躺下,房门就被敲响了。
    "陈工,打扰了。"门外站着白天的王部长,"领导们想请你详细说说输油管道的构想。"
    陈樾一个激灵爬起来,睡意全无。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他几乎住在了会议室,和各方面的专家反复论证每一个细节。
    1955年1月3日,最终决策会议召开。陈樾的方案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但也遇到了尖锐的质疑。
    "陈工,你说要增加轻工业品出口,"那位老教授还是不依不饶,"可我们现在的产品质量能竞争得过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