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币500枚、药水若干、星图两张。
2幻术典籍《两面花言》,记述着大量由浅到深的幻术学派知识。
3价值4000金币魔法材料的契据,可以前往商会自行兑换。
4归途中布莱克召唤工具后打造的短刀,其上附赠3枚符文。
5吟游诗人的宣传,或许能增加潜在的客户……与敌人。
6报复了当初抢走自己理财产品导致500变50的罪魁祸首。
“这一趟寻宝之旅真是收获颇丰啊,而且我也老老实实地通过占星学的知识发挥了不少作用,应该不会触发本分诅咒吧。”
帕尔断定自己多半没有违背诅咒,这些收获都是他应得的。
“但你可能要缴不少税。”沃尔珀丁格疲惫地瘫在地上,吐槽道,“尊贵的法师也要交税?”
那没办法,法师再尊贵能尊贵得过贸易女神?
可以减免但不能不交,这是贸易之神的规定,否则(交易本身)无权得到其庇护。
凡人的灵魂也由此得到部分保障,不至于被莫名其妙的契约买走了灵魂。
“让我算算……要交两百多的税!?”
大头在《两面花言》和魔法材料上,这是帕尔与男爵交易所得,所以,额……
意识到才到手的钱就要失去一半,费尽心机的预言师无力地躺在了床上不断蠕动。
帕尔需要钱与材料,而且没有不行。
首先他计划将来建造一艘能够在星界航行的魔法船,其次奥术知识大多需要付费,最后奇物的制造、法师塔/天文台的建立……等一系列活动都需要庞大的经费。
当然事情总分个轻重缓急,短时间内他也不需要这么高的开销,但理论上确实上不封顶。
就算把那头赤铜龙宝库中的全部财产都给他,也能变着法的花完。
在所有必须支出中,也只有看星星、计算并建立模型的占星学最亲民了。
其次则是施展神之学识就能从秘示域中获得的部分知识。
“有没有什么能让参与者一次性获得天文数字财富的活动呢?”
比如祈愿术?
“咕~”
在沃尔珀丁格看来,即便真有这样的活动,也轮不到预言师。
“别说,还真有!”
“咕!?”
在沃尔珀丁格诧异的目光中,帕尔提及了一个他在学院时期听说过的活动——魔法博览会。
每隔10年,都会在蔚蓝海岸,位于内海正中心群岛的自由都市举办这项专属于学者与施法者的交流会。
届时来自各国、各组织乃至其他位面的施法者,都可能在海岸巫师的领地展示学术成果,募集助手、同道与资金。
而凡俗中的权贵,各国的王公贵族亦或其使者也可能出席,招揽那些永远苦于经费不足的学者们。
总而言之,是待价而沽的施法者们与冤大头合作的绝佳机会。
在学院时帕尔错过了上一届,而下一届,则在4年之后。
如果那时他能拥有足够瞩目的成果,应该能吸纳到可观的资金。
唯一的问题在于,在那之前他能真正完成自己的星迹施法理论吗?
没戏的!
何况星迹施法暂时也不适合公之于众,现在的帕尔还无法守住它。
“反正都是卖,干嘛不把自己卖给开斯特呢,好歹也是个伯爵?”
帕尔却是叹了一声可惜,他原本的确有这个打算。
“我看开斯特家族有覆灭之相,伯国也会在明年卷入战火,这时加入恐怕过不了几天安稳日子。”
趋吉避凶,这可是预言学派的本职。
“好了!”
在床上蠕行的帕尔重振精神,猛地坐了起来,扶额道:“头有点疼……”
“咳咳,总之四年后的博览会还不着急,目前每月一百的工资勉强够花,当务之急是建立专属于我的星空模型。”
占星学派是预言学派的分支,其主张、原理不再赘述,施法模式则经过一定改变。
正规施法模式是基于魔法符文组合的公式,而占星术则通过建立所谓“星辰与星图”。
测定星辰,计算轨迹,描绘星图。
建立模型,判读星座,模仿星象,
两种施法模式没有孰优孰劣,只是侧重点与优化方向的不同。
话虽如此,其实时至今日占星术士们都还没能完全解析,为何星象会存在神秘学上的意义,又为何能带来魔法等方面的启示。
但如今帕尔真正理解了那本《星界搭船客指南》中隐藏的知识,明白了占星学原本的模样。
而所谓的建立星空模型,其实就是根据占星术士对星辰轨迹理解,所形成的立体夜空。
通过这实时变化的夜空模型,他们可以大幅提升判读星辰的速度,减轻占星术的消耗,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法术的精确性与准确率——前提是模型相对准确。
“为什么